第16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入甲

    从镇北侯那里回去后,白秉臣就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梅韶怕他再把自己关在屋中几日,不肯见人,便寸步不离地守着他。

    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白秉臣才缓过神来,不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他动了动僵硬的四肢,坐到了窗边的软塌上,愣愣地看着外头。

    梅韶移过去,从后头抱住他,顺着他的视线也往外看去。

    今日天低云散,阴沉沉的,灰蒙蒙的底色下,任凭再有格调的府中景致也褪色三分。

    感受到背后传来的温热气息,白秉臣软了身子,依赖地窝在梅韶的怀中,垂了眸拨着他的手指玩。

    梅韶顺势蹭了蹭他微冷的面颊,啄了一口,没有问什么。

    还是白秉臣先开了口。

    “先帝临死前,见他最后一面的是我。”白秉臣缓缓开口道:“我封锁了宫门,拦住了群臣,一个人进了他养病的寝殿。他病得连眼睛都睁不开,迷迷糊糊地在喊景王的乳名。我跪在他床前很久,等他醒。他睁开的眼中一片平静,对我说了一句‘来了'。那个时候,我还是很有几分气性在的,就激了他一句,我说......”

    .......

    昔日叱咤风云的帝王瘦得脱了相,就那么病恹恹地躺在床上,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白秉臣心中涌上一丝快意,他筹谋多年,终于亲手将这个帝王推向绝境,现下晟亲王守着宫门,景王不可能踏入半步,这个至尊之位必定是赵祯的。

    想到这里,白秉臣话中带了一丝嘲讽,“陛下听信谗言时,可曾想过有这么一天?”

    穆昭帝虚弱地抬了一下眼皮,问道:“卫洮呢?”

    “早在臣封锁宫门前,陛下心心念念的臣子便已经跑了。”

    穆昭帝缓慢地转了下眼珠,看着跪着的白秉臣,轻声笑了一声,道:“你想要赵祯当这天下之主?”

    “陛下现在别无选择。”

    穆昭帝转过头去,定定地看着床上垂着的金穗子,眼神微微放空,喃喃道:“珏儿四岁上书房,史论国策皆由当代儒学大师亲授。七岁理政事,朕在书房批一天的折子,他就陪着朕看一天的折子。他的骑射是他的舅舅,忠肃大将军俞广铖手把手教的。无论是政事还是武艺他都要比赵祯好,可.......”

    穆昭帝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恭敬地跪在地上的白秉臣,自嘲道:“朕和你说这些干什么......”

    他收敛了神色,问道:“你想要的圣旨就在朕的枕头下面。可朕还是想问,你是因为当年苍山一事,才一力辅佐赵祯的吗?”

    “不过是臣子择主,陛下多虑了。”白秉臣避开了他的问话。

    “朕记得你在翰林院中修过史,朕这一生,放在史书上又该如何着墨?”

    “陛下少时登基,文修黎史,武定李氏,兴修水利,可称明君。”白秉臣面无表情地说着穆昭帝前半生的功绩,却略过他后头的荒唐事不提。

    凭心而论,穆昭帝年轻时善修德政,常怀忧虑,着实能算得上是个明君。只是年岁渐长后,愈发痴迷长生,听信辅帝阁之言,宠幸卫洮,乱政苛臣,甚至于诛杀功臣,凡此种种,也是帝王之大过。

    史书之中,唯有“毁誉参半”可言他一生。

    “咳咳咳-——”穆昭帝似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低声笑起来,呛到了自己也毫不在意,道:“可这‘明君’的样子,你可是没有见到半点,是吗?”

    “朕算着,珏儿封郡王的时候,你方六岁。那是勤元二十二年的事了,珏儿的舅舅二出韩厥关,奔狼坡大捷,逼退李氏部族三十余里,拓黎国北境。次年,李成阙称臣,那是朕最快活的时候。”

    白秉臣看向他的神情终于带了一丝松动,他听说过那场大战,俞皇后的弟弟俞广铖为忠肃大将军,领着自己年方十六岁的儿子俞佑分道而行,轻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