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1/2)
伯父的母亲,五六十岁又长出了黑发。或许是她培养的药圃里有良药,或许单纯因为心中开阔无忧无碍。
还是说说幼安吧,她眼睛看不见嘴里说不出,但我总觉得她吵闹。
无为师父将戏法本事传给了铁牛姨母,把炼丹打卦的本事教给了幼安。
幼安和她师父一样,坚持自己不懂玄学,但双手掐诀动作之快,我只看得到残影。我怀疑她其实不是掐诀,而是在用手语骂我,但没有证据。
胡大人的孙子胡安云游归来了,他和我是同一日生的,他是唯一能跟上幼安手语速度的人。
我寄希望于他成为我的侄女婿——按照君父这边的辈分论是这样。按父皇那边的辈分,他该是我的妹婿。反正无论如何,把幼安给我弄走就行。
胡安感谢我撮合姻缘,说是这一次回来给我带了闻所未闻的新奇事物,已经送到我寝殿了。
他在海上漂了好几年,晒得黢黑。空着手出去,能带回什么?
夜明珠,我有拳头那么大的;海味,吃得快吐了;珊瑚,那玩意不好看也没法吃,我不稀罕。
他会给我带回什么呢?
我处理完案上公私所有书信文件,伸个懒腰,快步回到寝殿。
屏退侍从,正要揭开罩在笼子上的红布,却听到幽幽的抽泣声,随之还有劈里啪啦珠玉坠地的声音。
我看着圆润莹白的珍珠从笼子滚出,心里有点毛毛的,一把掀开红布,看着跪坐里面赤着上身的人。
他抬头,我看见了眉心和我一样的红痣。
他真好看。
我怔了怔,问:“你哭什么?”
他看向我,突然止了哭:“我迷路了……胡安说给我找个相公。我阿爹阿爸说,岸上的人都丑得吓人,但你不丑……”
我喉头滚了滚。
可能,也许,大概,我也会有二十年后接班的倒霉蛋了。
第116章
九月。
容城大学迎新晚会正如火如荼地筹备着, 节目单里有一出梁祝化蝶,是情景演唱。但演祝英台的师姐突然有事来不了了,只能临时再拉人。
祝英台要美得雌雄莫辨,身量要高挑, 站在男人堆里不突兀……合适的人选哪有那么好找。
苏筠白是校文艺部部长, 为了角色的事急得奶茶都喝不下了。宋翊怜香惜玉也跟着发愁, 灵机一动,把主意打到了亲哥身上。
宋韫被半哄半骗地拖到排练现场。发现一群小姑娘, 看见他眼睛瞬间亮了。回头看一脸得意的宋翊:“不是说你们专业缺素描的模特?”
宋翊说谎不脸红, 摆摆手:“表演和做模特都一样。”
哪一样了。
做模特坐着不动就好。表演,尤其还是主角, 又唱又演,难度太高了。
宋韫推辞要走, 被苏筠白拦住:“宋师兄,你就帮帮忙吧,你不用唱歌的,只需要走走位充当美丽的背景板就好了。真的没有比您更适合的了……”
苏筠白目光敏锐地落在宋韫耳垂:“师兄你还有现成的耳洞,太适合扮英台了,师兄救救孩子吧!你是我的神!”
宋韫摸了摸自己耳垂, 他是读文学的, 又已经研一,当然知道戏剧经典唱词里有“英台不是女儿身, 因何耳上有环痕”。
宋韫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宋韫的耳洞从小就有。他小时候身体不好, 父母为了能让小孩好养活给他扎了耳洞。小时候也戴些金银器, 善财童子似的,后来长大了身体健康就不再戴了, 耳洞倒也没有愈合。
谁能想到会派上这种用途呢。
救场如救火,苏筠白嘴皮子很能说,宋韫也实在不忍心看着小姑娘们继续为难,只好答应下来。
好在只是做背景,几分钟的事情,歌唱和念白都有专门的歌手完成,他只需要和扮演梁山伯的同学站在一处做动作就好。
来都来了,索性先扮上
还是说说幼安吧,她眼睛看不见嘴里说不出,但我总觉得她吵闹。
无为师父将戏法本事传给了铁牛姨母,把炼丹打卦的本事教给了幼安。
幼安和她师父一样,坚持自己不懂玄学,但双手掐诀动作之快,我只看得到残影。我怀疑她其实不是掐诀,而是在用手语骂我,但没有证据。
胡大人的孙子胡安云游归来了,他和我是同一日生的,他是唯一能跟上幼安手语速度的人。
我寄希望于他成为我的侄女婿——按照君父这边的辈分论是这样。按父皇那边的辈分,他该是我的妹婿。反正无论如何,把幼安给我弄走就行。
胡安感谢我撮合姻缘,说是这一次回来给我带了闻所未闻的新奇事物,已经送到我寝殿了。
他在海上漂了好几年,晒得黢黑。空着手出去,能带回什么?
夜明珠,我有拳头那么大的;海味,吃得快吐了;珊瑚,那玩意不好看也没法吃,我不稀罕。
他会给我带回什么呢?
我处理完案上公私所有书信文件,伸个懒腰,快步回到寝殿。
屏退侍从,正要揭开罩在笼子上的红布,却听到幽幽的抽泣声,随之还有劈里啪啦珠玉坠地的声音。
我看着圆润莹白的珍珠从笼子滚出,心里有点毛毛的,一把掀开红布,看着跪坐里面赤着上身的人。
他抬头,我看见了眉心和我一样的红痣。
他真好看。
我怔了怔,问:“你哭什么?”
他看向我,突然止了哭:“我迷路了……胡安说给我找个相公。我阿爹阿爸说,岸上的人都丑得吓人,但你不丑……”
我喉头滚了滚。
可能,也许,大概,我也会有二十年后接班的倒霉蛋了。
第116章
九月。
容城大学迎新晚会正如火如荼地筹备着, 节目单里有一出梁祝化蝶,是情景演唱。但演祝英台的师姐突然有事来不了了,只能临时再拉人。
祝英台要美得雌雄莫辨,身量要高挑, 站在男人堆里不突兀……合适的人选哪有那么好找。
苏筠白是校文艺部部长, 为了角色的事急得奶茶都喝不下了。宋翊怜香惜玉也跟着发愁, 灵机一动,把主意打到了亲哥身上。
宋韫被半哄半骗地拖到排练现场。发现一群小姑娘, 看见他眼睛瞬间亮了。回头看一脸得意的宋翊:“不是说你们专业缺素描的模特?”
宋翊说谎不脸红, 摆摆手:“表演和做模特都一样。”
哪一样了。
做模特坐着不动就好。表演,尤其还是主角, 又唱又演,难度太高了。
宋韫推辞要走, 被苏筠白拦住:“宋师兄,你就帮帮忙吧,你不用唱歌的,只需要走走位充当美丽的背景板就好了。真的没有比您更适合的了……”
苏筠白目光敏锐地落在宋韫耳垂:“师兄你还有现成的耳洞,太适合扮英台了,师兄救救孩子吧!你是我的神!”
宋韫摸了摸自己耳垂, 他是读文学的, 又已经研一,当然知道戏剧经典唱词里有“英台不是女儿身, 因何耳上有环痕”。
宋韫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宋韫的耳洞从小就有。他小时候身体不好, 父母为了能让小孩好养活给他扎了耳洞。小时候也戴些金银器, 善财童子似的,后来长大了身体健康就不再戴了, 耳洞倒也没有愈合。
谁能想到会派上这种用途呢。
救场如救火,苏筠白嘴皮子很能说,宋韫也实在不忍心看着小姑娘们继续为难,只好答应下来。
好在只是做背景,几分钟的事情,歌唱和念白都有专门的歌手完成,他只需要和扮演梁山伯的同学站在一处做动作就好。
来都来了,索性先扮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