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膊点了点头,却仍是一副蔫了的茄子模样。

    他和夫君成亲才几天,就要分开了。

    顾思远继续叮嘱道:“你白天一个人在家,要乖乖的,有什么事就找爹亲帮你。””

    “好……”谢长月懒洋洋拖长了声音。

    顾思远想了想,将人整个抱到怀里,既然这么没精神,就做点让人打起精神的事吧!

    再怎么不舍,顾思远还是要按时开始早出晚归的读书生活。

    书院的规矩很严,偷懒逃课是绝对不行的,万一惹怒先生被赶出了门去,那名声便彻底完了,也不会再有书院肯收。

    而顾振更是早他一天便走了,顾振考上童生后,便没有在县城的书院继续学习,而是去了通州的州学。

    通州城距黄杨村有大约百里路,按照惯例,若是无事,顾振旬假并不会回家,下次大家再见估计是中秋节庆了。

    县城书院每日辰时正(早上八点)开始早课,黄杨村到武清县城大约十四五里路,正常步行过去要一个多小时,顾思远每日慢跑算作锻炼,不到三刻钟便能看到县城大门。

    从县城大门进去后,直行穿过宽阔的安定大街,再往右拐走过清溪上的石桥,便入了书市街。

    书市街是武清县城最清贵的地方,不仅书院、私塾尽汇聚与此,武清县衙和县学也堂皇坐落在街道尽头,大街两边开门做生意的,不是卖的文房四宝便是清净茶馆,偶尔才有几个摆摊卖吃食的。

    原身顾扬所读的书院全名为安平书院,主要授课的是四个夫子,一个举人三个秀才,安平二字便是那齐举人的名讳。

    院里学子多是要考童生试的,也有那已经考中了童生、秀才,但因为名次不高,进不了县学或府学的,便也花钱继续在此学习。

    顾思远走进自己所在课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三道人影,其中两人是家在县城的,另一人跟他同样也家在乡下,来得这般早但却是因十分刻苦之故。

    几人相见,便起身互相揖了一礼,而后又坐下继续摇头晃脑地小声默背书。

    顾思远没有摇头的习惯,便一边抄写练字,一边默默记忆。

    他记性向来就好,不管什么看一遍便能大致记得,而如果再抄写一遍,那就能倒背如流了。

    这在科举考试中是极为有优势的,除了最后的殿试,由当今圣上亲自出题,可能会出奇不定。

    前面的考试中,除了试帖诗的部分,其他基本就都是四书五经上的内容,尤其那些截搭的策论题,不知多少学子都是被那那偏僻的截搭句子,拦在了上升路上。

    而对于顾思远而言,这些问题便天然不存在。

    他更需要考虑的是,写出一鸣惊人好策论的同时,如何不犯忌讳、如何不显张扬、如何还能讨得考官欢心。

    想着,课室外的铃声便被敲响了,随后走进来一个瘦高的人影。

    教导他们课室这些未取得功名学子的,是陈夫子。

    陈夫子今年四十有七,为人严厉,前些年多次考取举人不第,去岁便在安平书院当了先生。

    陈夫子虽然科考能力不算出色,但教学能力尚可,将今日的经文释义讲完之后,便要求大家在下面默背理解。

    顾思远初听一遍,就已完全记住,省了默背的功夫。

    他便习惯性地动笔将陈夫子的那些讲解,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