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岁的时候才搬回念羽斋来。这院子也不是起初游萧留给向羽书的那个,而是换了更大的一座,好让俩孩子住得宽敞些。

    见了卓应闲,向竹月“噔噔噔”地跑过去,先为他递上帕子,甜甜道:“闲伯伯,哥哥,快来歇会儿吧,月儿亲手煮了绿豆汤,搁了冰糖,可好喝了。”

    她话音还没落,便有下人端着餐盘过来,上面放了尊双耳壶,外加几个碗,摆在石桌上,提壶把绿豆汤一一倒进碗里。

    向鹤云满头大汗,早就渴得不行,但他还是恭恭敬敬地端起一碗先递给卓应闲,才端起另一碗咕咚咕咚喝下去。

    四人围坐在石桌边,卓应闲也将绿豆汤一饮而尽,夸赞道:“不错不错,爽口宜人,好喝,月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那当然,我这是聂伯伯亲传!”向竹月冲聂云汉眨了眨眼,笑得很是得意。

    聂云汉从后腰抽出一把折扇,打开给卓应闲扇凉:“累不累?”

    “不累,这才哪儿跟哪儿,云儿都没喊累呢。”卓应闲摇头。

    向鹤云给卓应闲又倒了一碗绿豆汤,善解人意道:“下回我去找孟伯伯和高伯伯过招。”

    虽然严格来讲,向羽书是被关平野亲手杀的,与孟闯高酉二人并无直接关系,但他俩觉得当时自己听命于关平野,对于向羽书的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聂云汉没有将此事告诉俩孩子,是不想冤冤相报,更不想向鹤云与向竹月从小怀着仇恨长大。孟闯与高酉心怀愧疚,对两个孩子几乎是肝脑涂地的好,要星星不给月亮,只是鹤云和竹月从小懂事,对他俩也都恭敬有加,从不曾恃宠生娇。

    听到向鹤云这么说,聂云汉抿唇微笑:“这就对了,孺子可教!”

    “游萧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啊。”向竹月托着腮帮子嘀咕,“他说这次回来给我带好吃的呢。”

    向鹤云老气横秋道:“你就知道吃,他出去都是办要紧的事,能安全回来就是最好的,免得两位伯伯为他担心。”

    提起游萧,卓应闲和聂云汉确实交换了个担忧的眼神。

    这十年来,游萧用功念书,好好练功夫,生意也没耽误,他的万客楼确实客似云来,唤笙楼也生意兴隆,成了整个汀洲最有名的商人。

    而他在整个大曜江湖上也人尽皆知,却是因为“江湖百晓生”的名头。

    起初游萧只是掌握了汀洲的商机,但慕名而来的人越多,他越觉得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够,开始有目的地培养一些人去打探。

    再后来,因着他耳目众多,有人开始委托他打探其他情报,其中以江湖事为最多,出手比那些个大商贾还阔绰。

    游萧对江湖十分好奇,来者不拒,慢慢也就通过这样的委托介入江湖事。

    入江湖打探情报,比打探商机可危险多了,因此游萧生出主意,跟孟闯两人从武馆的学徒中选拔了几个最出色的,不仅重点训练功夫,游萧还把易容的技术倾囊相授。

    这几个人成了探听江湖线索的骨干,这个生意成了规模之后,游萧有意将其与打听商机的那部分“业务”分开,便让大家对外自称唤笙楼的人。

    骨干再发展骨干,游萧很快在大曜武林人士聚集的几处地方都有了自己的人,消息更加灵通,不仅能帮江湖平息纷争,关键时刻确实也能帮助到官府,于是唤笙楼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江湖首屈一指的探事机构。

    聂云汉和卓应闲忙着带孩子,双耳不闻窗外事,后来得知,找游萧促膝长谈一番,确定他不会以此来作恶,而是主要来帮人,也就随他去了。

    游萧今年刚满十八,不仅满肚子书文,更是多才多艺。

    他之前跟左横秋学易容,跟万里风学弓箭,跟戴雁声学医术,整个一个万事通,至于功夫,那绝对是雁过拔毛,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奇能异士。

    游萧的刀剑、拳脚分别跟聂云汉、卓应闲、孟闯和高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