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游真振振有词:“做了攻略我就没看第二遍了嘛。”

    布达拉宫需要提前预约门票,每天参观人数有限。游真前一晚要了他的身份证号,好险约上了,否则又得多等一天。

    很多人的拉萨之行或开始、或结束于布达拉宫,历经千年,它已经成为了拉萨的象征。在雪域之外,布达拉宫和拉萨甚至整个西藏画上了等号。

    天气晴朗,春日的和煦与残余的料峭在飒爽风中混合,日光倾城,没有用黄金和琉璃打造,布达拉宫依然光耀四方。连成片的建筑和山峰相比也不逊色,雪的白色,信仰的红色,一格一格的窗恰如雪域的眼睛,望向山海之外。

    远处看还不觉得震撼,直到翟蓝真正站在了它的脚底,才感慨:“……好厉害。”

    长坡绵延,经幡挂在檐下飘扬。

    乍进入布宫时还是日出东方,等结束参观,带着刚看过的佛像、金塔、经书与数不胜数的玛瑙宝石走出小门,重见天光时,已经日照当空。

    “……那几座塔也太奢华了吧!”

    “对啊对啊,还有那个故事,我好像听导游提到了仓央嘉措?”

    “他本来就是活佛嘛——”

    “哎,太震撼了,这么多花岗岩,过去到底怎么一点一点运到城里的。……”

    游客们仿佛出了门才敢放开声说话,交谈不绝于耳。

    翟蓝喝了口水,若有所思。

    “怎么了?”游真从后面追上他,“感受到古人的鬼斧神工了?”

    翟蓝摇头。

    “每个时代都有这种超越人力的建筑,只是因为在高原,布达拉宫才别具一格。”

    游真听见颇为新奇的观点,一挑眉。

    “我在想,比起里面的珍藏,连接红宫和白宫的那条长坡更有意思。白宫是‘人间’,红宫是‘天上’,我们需要经过徒步丈量、感觉到体能的极限,在几千米的高海拔进行一场跋涉才能抵达它的门前——总觉得这个意味更接近于布达拉宫本身。”

    长篇大论让游真对他刮目相看,打趣道:“小学霸懂挺多?”

    换成别人这句话怎么都略显刺耳,但游真语气太诚恳,翟蓝居然开始不好意思:“就……瞎说的。我不是教徒,对那些更深的东西领会不了。”

    “很有意思,我喜欢这个解读。”游真停顿了会儿,看他的眼神似乎有哪里变得不一样,“翟蓝,现在的你才是正常的样子对吗?”

    “正常?”

    “嗯,能说能笑,会跑会闹。”

    阳光直射,他的目光耀眼,翟蓝当然明白游真指的不是身体疲惫终于被驱散。他转过头,若无其事地摸着书包下垂的带子。

    目之所及,格桑花正随风摇曳,如火如荼。

    “这不是你说的吗?不能辜负每个好天气,过去的事总有一刻会慢慢地沉淀……”想到游真此前短暂的落寞翟蓝说不下去了,赶紧挑起新话题,“游真我肚子饿了。”

    “你还真不肯叫‘哥’啊……”

    “本来就不是你弟弟。”

    “良心呢?——”

    翟蓝故意大声地说:“没有!”

    脑袋立刻挨了游真玩笑似的一巴掌,但力度聊胜于无,像被一朵格桑花砸中。

    作者有话说:

    虽然对藏传佛教和吐蕃历史了解得很浅显,总之去拉萨不可以不去布达拉宫……!

    第10章

    布达拉宫伫立在城市中心,但背靠辽阔的山景,正午,金光闪烁,照进每一条嶙峋岩石的阴影,黑白灰的颜色纵横交错。自然面前,连雄伟建筑都有一瞬间黯然失色。

    雪城外广场前是一条宽阔马路,四月没到旺季,带队的导游依旧很多。他们毫不例外地把各自的游客带到这儿,侃侃而谈,介绍到某个角度与50元人民币背面可以重合,是最佳观景点,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