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风筝似乎被吹远了,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感受着掌心里另一只手的薄汗,谢涵温声道:“是不是累了,我们先回去,孤派人再找。”

    “不用了,一个风筝而已,吹走了就吹走了,浪费什么人力。”霍无恤随口道。

    “好。”谢涵看看日头,已近正午,他道:“孤下次再买一个给你。”

    “随你。”

    一行人回去后,谢涵正见到玖少卿候在他院中,“姐夫?”

    玖少卿注视着霍无恤,谢涵一拍霍无恤脊背,“你先进房。”

    “这真是殿下带来的武士。”谢涵带来的武士名册在他自己那儿,玖少卿并不知道他的所有武士,但他看霍无恤却没有一点熟悉,更兼他了解谢涵比沈澜之多多了,绝不认为对方会带个女扮男装的武士。

    “不是。”谢涵坦白地摇了摇头,笑道:“没和姐夫说,当初在忘忧山遇猛虎,其实是她与孤一起的,多亏她,孤才能安然无恙。”

    他不说还好,一说玖少卿更担忧了,“殿下调查过她么?怎会这么巧合地出现呢。”

    谢涵摆摆手,“放心罢,孤调查过她了,一个孤身猎女罢了。孤看她天资不错,就想带回来教她文武,以做他用,至于之前一说,不过是想让欧小姐死心而已。”

    他这么说,没有任何被女色迷惑的迹象,玖少卿算是放下心来,“那便好。只是殿下为何要拒绝欧小姐。欧家家大业大,有‘兵器之王’之称,争取还来不及啊。”

    “可也得能争取啊。梁公就第一个不同意。”谢涵意味深长道。

    送走玖少卿,谢涵打开门,霍无恤正打量着他的书房――他卧室左右两间耳房,一个暂当会客,一个暂当书房。

    “怎么样,这些书还喜欢么?孤带的书不多,这是昨天回来孤派人搜罗来的,正着人誊抄,等孤走后,就把它们都留一份给你,你有地方放吗?”谢涵笑着过来,拉霍无恤在案后坐下,打开一卷空白竹简,“你说你不识字,是没识全罢,写几个字与孤瞧瞧。”

    霍无恤慢吞吞地拿起笔,歪歪扭扭地用梁国文字写下了自己名字,然后道:“我经常出来走街串巷,梁国的字还是识得一点的。”又用雍国文字把自己名字写了一遍,“雍字三岁以前记过一些。”抬头,“就这样了。”

    谢涵沉吟,“文字总是一切知识的基石。当今十三国,邹、绞、滕、杞、燕五国的文字与昊王室一脉相承,梁国的字又影响召国、郑国、随国,胡国没有文字,雍、楚二国的字自成一派,齐国、宋国用的字相近。除此之外,鲁国虽已被灭多年,但其文化鼎盛,许多典籍是由鲁字记载的,不可不学,所幸鲁字与齐字同出一源。所以学会昊王室还有梁、楚、齐、雍的字,就可触类旁通了。”

    谢涵说完,就去旁边一溜的书箱挑了挑,拖出几个大木箱来,“昊王室编的《礼》、《易》,梁君新定的《梁法六篇》,楚人写的《楚歌》,孤祖父主持编写的兵书《九略》,还有雍国的历法,你把这几本看完,这几个国家的字便也基本认全了。”

    霍无恤看着几个木箱里满满当当的竹简,目中终于流露出渴望之色。谢涵见状一笑,拿出第一个箱子里的第一卷 ,“《礼》,又称《昊礼》、《昊官经》,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读通它,便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合乎礼,什么非礼。”

    他把竹简在对方面前摊开,挨着人坐下,伸指逐字逐字划过,念道:“第一卷 ,《天官冢宰·叙官》:惟王建宫以捂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他声音清凌凌的,透亮又柔和,好听极了,在这样的音色下,那些死板繁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