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八百里加急信件?

    还是联军内讧了?有其他国家攻击他们齐军?

    不能罢,算算时间,这该刚抵达随境才对,还能那么快就内讧?

    而且能威胁到他们齐国的军队,除非梁楚……

    正在众人心中百转千回时,齐公忽然一阵大笑,“哈哈哈――”

    众皆抬头,不明所以。齐公把手中竹简一扬,“传阅――”

    他递的是狐源方向,狐源却后退一步,“从今以后,太子殿下便可涉政了。”

    言下之意,是把这第二个看消息的殊荣让给谢涵。

    从身份上,谢涵身为储君,本就是举国第二尊贵的人物,从日子上看,今天又是谢涵的大喜日子,齐公想了想,就把竹简转了个方向。

    众人的目光都随竹简转动的方向打了个弯,至此,不得不承认――这对曾经对立多年的父子真的是冰释前嫌了,这位曾经摇摇欲坠的太子真的要走进齐国政坛了。

    这是狐源在给他造势。谢涵心知,也承情,对狐源点头致意后,接过竹简,一目十行,脸色渐渐变了。

    须贾带大军抵达随境后,和各国都取得了联络,只有梁军迟迟未至。

    这场仗本来就是梁国牵的头,更何况梁国是中原霸主,梁军是出了名的霸道,他们不来,没人敢先动。

    就这么干耗了三天,梁使终于姗姗来迟:

    他们梁国出大事了――

    昔冶炼大师欧冶子著有一书《欧冶宝录》,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铸器方法,拥有它,就能拥有一批无坚不摧的武器,也就有了横扫天下的依仗,被誉为当世三大宝书之一。所有人都想得到它,但没人找得到它,久而久之,这书成了一种传说。

    但如今这传说里的书现世了,梁国欧家在越地龙泉找到先祖欧冶子的尸体,在运回欧冶子骸骨的时候,发现了《欧冶宝录》,遂献给梁公。

    这种书,哪个拿到了都要藏着掖着偷偷派人马铸造武器的,梁公亦然。却不想还没等付诸实践,这本宝书就不翼而飞了。

    这果然是天大的事。

    整个会阳乃至整个梁国都在铺天盖地地搜查中,依然没有找到,书没找到,线索却有了――在雍国。

    看到这儿,谢涵心中已隐隐有一种猜测,六月毒辣的阳光下,他捏着竹简的手指节泛白,甚至禁不住微微颤抖。

    强忍住心中的寒意,他继续看下去:

    梁国派密探入雍都大陵,果然找到用《欧冶宝录》造出来的兵器,人赃并获,梁公勒令雍国归还宝书,雍国却全然否认偷盗《欧冶宝录》一事。

    梁公大怒,决意出兵雍国,讨回《欧冶宝录》。

    雍国虽然多年被梁国压着打,但到底分属大国,地广兵勇,梁军也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梁国不能再抽调一支军队来攻打随国了,故特遣使致歉。

    但是各国友军都来了,不能让大家白跑一趟。随国无礼无德,也确实该打。那就请诸国替天行道,各国打下来的土地财富,梁国分文不取。

    并且为感谢各国替梁国报梁三公主被随太子奸杀一仇,梁国在此送上一份谢礼――《欧冶宝录》手抄本。

    《欧冶宝录》确实被雍国偷走了。但梁宫内还留有一份手抄本备份,现在将这份手抄本又抄六份,赠予六国联军。

    齐公拿着《欧冶宝录》抄本翻阅一会儿,他不是匠人,自是看不太明白,又百无聊赖阖上。

    谢涵看完须贾的信传给狐源后,立刻接过齐公手上的手抄《欧冶宝录》。

    齐公不懂冶炼铸造,谢涵当然也知之不详,但他却手抄过半本从欧家偷出来的《欧冶宝录》。

    只粗粗一扫,他脚底就一阵寒意往上蹿。

    反了……反了……

    这本和他抄的那本,大部分都相同,但在关键地却是相反。比如淬剑,在他抄的那本里,是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