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1/2)
了。何况,我们的社会文化里,父母和孩子的权力地位过于悬殊,父母权力过大,承担的责任却不足够制衡他们掌握的权力。这种社会文化持续了上千年,要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并不是要改变这种权力关系,我知道很难改变。我只是想让他们付出一点代价。”
“具体这个‘代价’指的是?”
“如果法律不能给他们一点教训,那就用社会舆论。”
这倒是像聂韬成认识的周拂晓会说出来的话。他同时希望周拂晓意识到这话是很危险的。
周拂晓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大部分父母永远不会认错,我也不想让他们认错、道歉。”他抬着头的样子显得有点傲慢:“我只想让他们痛苦。痛苦是真实的,那种日复一日的煎熬、绝望和悔恨是不能代偿的,他们体会过切肤之痛,才会知道自己的孩子曾经多么痛苦。”
聂韬成明白他的意思了,周拂晓想要的是反抗。作为权力的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反抗。哪怕反抗的结果是虚无的,但是反抗本身就有意义。
“我不是要他们的命,或者剥夺他们的财产、自由和生活,我只是想要他们吃一点苦。”周拂晓用食指和拇指夹出一个窄小的空间,他露出残酷的微笑——
“就一点,不多,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
第30章 追梦之旅
刘占峰习惯了日夜颠倒的作息。
他一般凌晨三、四点才睡,然后上午十一点之后起床。晚上的时间他用来看书、备课,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地扑在他的新事业上。他只觉得从未有过的兴奋、热血沸腾,就像看到公司前台换了一个更漂亮、更年轻的接待姑娘一样兴奋。
妻子很早就和他离婚了,自从他把儿子送去问题学校之后,妻子就不断和他吵架,最终她忍无可忍地提出了离婚申请。当他看到那张申请表的时候,感到的是一阵羞耻和失望,他并不责怪妻子,只是对自己感到失望,他早就应该知道这个女人和他道不同不相为谋,她是一个对他来说本该个毫无关系的人,而他竟然等到她递上申请书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这件事。
在去民政局的那天,妻子很平静,唯一说的话是她会尽全力争取儿子的抚养权。当“争取”两个字从她的嘴唇里吐出来的时候,他不受控制地扇了她一巴掌。
离婚后,他过得还算满意,他已经决定暂时放弃女人、家庭这些东西,所幸这时候他又有了新的目标——他想开一家学校,做个老师。
哪怕再往上数三代,他们老刘家也从来没有出过老师。刘占峰已经是他们家学历最高的人,但考上大学的时候,师范专业也从来没有出现在他的选择列表里。那时候他一门心思只想赚钱,他觉得这是一个社会对男人的基本要求——会赚钱,他把这件事看成一种生存的本领,毕竟他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且他还要养家,养孩子。
做老师这件事,是到了中年以后才出现在他的规划蓝图里面的。他觉得自己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老师,首先,他讲话的本事还不错,他从前经常在员工面前演讲,他并不畏惧在公开场合对着人说话;其次,别人也喜欢听他讲话,员工也好,家里人也好,客户也好,他们赞扬他幽默、风趣、有意思;第三,他对儿子的教育已经可以当作范例故事,远近闻名。儿子以前是脾气顽劣、叛逆心很重的孩子,直到他决定干预儿子的教育,最终才让儿子上了重点高中,这也受到了邻里的称赞。
但是开学校和当老师是两件事。
当老师让他心情愉悦,当他在讲台上说话的时候,他浑然忘我;开学校的事情却让他觉得烦躁,他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太杂碎了,从收购场地,招聘人员到宣传招生,每一件事他都要参与,小到海拔上的宣传标语,大到应聘老师的面试,都等着他去决定。
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没有足够的钱。他很需要钱。自从他的生活重心放在了教育事业上,他对从前的事业的管理就跟不上了,导致亏了不少钱,他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自己的
“我并不是要改变这种权力关系,我知道很难改变。我只是想让他们付出一点代价。”
“具体这个‘代价’指的是?”
“如果法律不能给他们一点教训,那就用社会舆论。”
这倒是像聂韬成认识的周拂晓会说出来的话。他同时希望周拂晓意识到这话是很危险的。
周拂晓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大部分父母永远不会认错,我也不想让他们认错、道歉。”他抬着头的样子显得有点傲慢:“我只想让他们痛苦。痛苦是真实的,那种日复一日的煎熬、绝望和悔恨是不能代偿的,他们体会过切肤之痛,才会知道自己的孩子曾经多么痛苦。”
聂韬成明白他的意思了,周拂晓想要的是反抗。作为权力的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反抗。哪怕反抗的结果是虚无的,但是反抗本身就有意义。
“我不是要他们的命,或者剥夺他们的财产、自由和生活,我只是想要他们吃一点苦。”周拂晓用食指和拇指夹出一个窄小的空间,他露出残酷的微笑——
“就一点,不多,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
第30章 追梦之旅
刘占峰习惯了日夜颠倒的作息。
他一般凌晨三、四点才睡,然后上午十一点之后起床。晚上的时间他用来看书、备课,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地扑在他的新事业上。他只觉得从未有过的兴奋、热血沸腾,就像看到公司前台换了一个更漂亮、更年轻的接待姑娘一样兴奋。
妻子很早就和他离婚了,自从他把儿子送去问题学校之后,妻子就不断和他吵架,最终她忍无可忍地提出了离婚申请。当他看到那张申请表的时候,感到的是一阵羞耻和失望,他并不责怪妻子,只是对自己感到失望,他早就应该知道这个女人和他道不同不相为谋,她是一个对他来说本该个毫无关系的人,而他竟然等到她递上申请书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这件事。
在去民政局的那天,妻子很平静,唯一说的话是她会尽全力争取儿子的抚养权。当“争取”两个字从她的嘴唇里吐出来的时候,他不受控制地扇了她一巴掌。
离婚后,他过得还算满意,他已经决定暂时放弃女人、家庭这些东西,所幸这时候他又有了新的目标——他想开一家学校,做个老师。
哪怕再往上数三代,他们老刘家也从来没有出过老师。刘占峰已经是他们家学历最高的人,但考上大学的时候,师范专业也从来没有出现在他的选择列表里。那时候他一门心思只想赚钱,他觉得这是一个社会对男人的基本要求——会赚钱,他把这件事看成一种生存的本领,毕竟他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且他还要养家,养孩子。
做老师这件事,是到了中年以后才出现在他的规划蓝图里面的。他觉得自己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老师,首先,他讲话的本事还不错,他从前经常在员工面前演讲,他并不畏惧在公开场合对着人说话;其次,别人也喜欢听他讲话,员工也好,家里人也好,客户也好,他们赞扬他幽默、风趣、有意思;第三,他对儿子的教育已经可以当作范例故事,远近闻名。儿子以前是脾气顽劣、叛逆心很重的孩子,直到他决定干预儿子的教育,最终才让儿子上了重点高中,这也受到了邻里的称赞。
但是开学校和当老师是两件事。
当老师让他心情愉悦,当他在讲台上说话的时候,他浑然忘我;开学校的事情却让他觉得烦躁,他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太杂碎了,从收购场地,招聘人员到宣传招生,每一件事他都要参与,小到海拔上的宣传标语,大到应聘老师的面试,都等着他去决定。
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没有足够的钱。他很需要钱。自从他的生活重心放在了教育事业上,他对从前的事业的管理就跟不上了,导致亏了不少钱,他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