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闲散亲王的吴王出列道,“雍王因为腿疾一事,闭府不出,终日闷闷不乐,他离京时,向臣说过,长安太过繁华喧闹,便想寻个安静的地方散心。”

    吴王李恪提出雍王腿疾一事,引起了皇帝心中的愧疚,而皇太子这才知道雍王不在长安,遂连忙开口,“陛下,今夜乞巧,雍王岂能不思乡,然他体弱,又有腿疾,这才未能赶回。”

    吴王与皇太子都开口替雍王说话,皇帝也就挥挥手不了了之。

    冯力走上前,道:“开宴!”

    美酒与佳肴陆续呈上,教坊使细声叮嘱着乐工,他们盘坐在奏乐的后行,随着开宴,教坊内的舞女列队进入麟德殿。

    而麟德殿的宫道间,有百戏候列,等待着进场,与此同时,大明宫的城楼上搬来了焰火。

    歌起时,焰火升天,使整座长安城亮如白昼,各个坊市的百姓,纷纷抬头。

    连行驶在路上的马车都停下,车主人从车厢内探出脑袋观望,骑马的人也拉扯住了手中的缰绳,马蹄稳稳踩在长安城街道夯实的细沙上。

    “好漂亮的焰火。”小女孩骑在父亲的肩背上抬头望着焰火,这是她第一次跟随父亲来到长安,“阿爷,长安的夜晚,会一直这么美吗?”

    “这是大明宫放的焰火,只有节日才能看到。”父亲向她解释道。

    张贵妃被送出宫后,居住在族兄太府卿张钊的宅内,因为张氏被送出外第,张家避嫌,便也没能赴宴。

    皇帝因宠幸张氏,便赐张钊紫金鱼符,从扶风县尉摇身一变成为九卿,飞黄腾达,权力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虚荣,从此,他变得越发贪心,开始向往更大的官职权力。

    “我的好妹妹,圣人应允将来升我做宰相,冯内监也说了,章右相已经年迈有生退之意,中书令右相之位应是李相公的,那宰相就有空缺之位,我便可以补之…”张钊站在妹妹身后,“你怎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忤逆圣人呢?”

    张贵妃挑起眉头,转身看着兄长,“阿兄忘了,是谁将你从扶风县召回?谁让你紫袍金符加身?”

    张钊低下脑袋,张贵妃又道:“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张钊捧起一盘新鲜荔枝,走近笑眯眯讨好道:“我当然知道张家的荣耀都是好妹妹你带来的,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我也懂,可是如今张家满门,都系妹妹你一人,我倒是不要紧,可姊姊她们毕竟都是妇道人家,你失了势,难保夫家不会给她们脸色,这长安的权贵啊,最是势力了。”

    “圣人要撵我走,我能有什么办法。”张贵妃气道。

    张钊摸着胡须思索了一番,“圣人将妹妹你送出宫,却没有废去妃位,像上次一样,说明还有回旋的余地。”想到此,张钊将荔枝放下,“我知道找谁了。”

    --------------------------------

    ——九原县——

    小船划开数千盏河灯缓缓游动,秋风吹过四人,李忱便向苏荷介绍着长安与洛阳的繁华,“论景色,他们说江南是最美的,北地缺水,方圆百里也只有一条帝源水,而江南,雨水充沛,江河纵横,有些地方,更是以船为出行工具。”

    “我只在诗人的诗词里听到过江南。”苏荷倚靠在李忱的轮车旁说道,“九原缺水,我也好想看看诗人描绘下的烟雨江南。”

    “七娘有一身武艺,想去江南应该不难吧。”李忱道。

    “父亲不许我到处跑。”苏荷道,“他说如今的大唐,不再是开皇年间的大唐了。”

    苏荷的一句话戳中了李忱的心,她闭上眼睛轻叹了一口气,晚风吹拂着她额前的碎发,几只流萤飞向船艄,苏荷背靠着她的轮车,双腿垂在船缘上,缓缓抬起手,那流萤便落在了她的手背上。

    李忱侧头,看着车旁的一幕,随后从怀中拿出玉笛。

    悠扬婉转的笛声从河面的船上传出,引得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