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圣人。”中书省的官员将拟定的诏书呈上,“中书省的诏书拟定好了,请圣人御览。”

    “这老东西在政事堂,倒是给吾省事不少。”皇帝极小心眼,仍记得章寿前几日在朝堂上对他的责骂,虽心有怨念,却又不敢真的罢相与惩治。

    皇帝拿起诏书,只觉得字迹眼熟,便询问道:“此诏何人所拟。”

    “回圣人,是中书省新任的中书舍人贾志,已故礼部侍郎贾真之子。”官员叉手回道。

    “吾差点忘了。”皇帝揉了揉额头,“贾真早已离开了吾,他的儿子,倒是得了他几分真传。”旋即提笔,在两份诏书上分别画了一个敕字,一份下到九原郡,一份则往雍王府。

    “雍王不在京,让尚书省那边先把地方的诏书宣了。”皇帝搁笔道。

    “喏。”

    中书省的官员刚走,章韬光便带着张贵妃的一缕青丝回了宫。

    “圣人。”章韬光入殿跪伏。

    “贵妃如何?”皇帝问道。

    章韬光旋即将包裹着张贵妃秀发的丝巾拿出,“贵妃娘子觉得自己有愧于圣人,被送出宫的这段时间里茶饭不思,小人奉圣人命送御膳,娘子便让小人将此物带给圣人,娘子说,妾忤圣颜,罪当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无可遗留,然发肤是父母所有。”

    皇帝伸出颤抖的手接过张贵妃的一缕秀发,他并没有想到一向傲慢的张贵妃竟会这般做,便十分懊悔自己因朝事迁怒于她,连忙呼唤道:“冯力,冯力。”

    内侍监冯力步入殿,走到皇帝身前叉手道:“大家。”

    “贵妃既有悔意,吾便宽恕她这一次,你去将她接回宫。”皇帝挥手道。

    “喏。”

    冯力带着皇帝的旨意出宫,又恰好碰到尚未回东宫的太子李怏与孝真公主。

    李怏对冯力很是尊敬,还主动上前搭话,“二兄。”

    “阿翁。”孝真公主亦走上前对其敬称。

    “殿下,公主。”冯力面对太子十分和蔼。

    “二兄这是出宫去?”李怏问道,“阿爷吩咐的差事么。”

    冯力点头,“大家派老奴迎贵妃娘子还宫。”

    李怏与妹妹对视一眼,随后朝冯力道:“原来如此,这次阿爷怎么…”

    “是御史中丞温冀。”冯力道,“大家本就有意要接回娘子,温冀两句话便说动了大家。”

    “老奴还要去迎贵妃娘子,就不陪殿下与公主了。”

    李怏点点头,“二兄路上慢些,也不急这一时的。”

    冯力点头,刚走两步随后又回头,提醒太子道:“殿下今早向大家提的雍王婚事,政事堂已经拟诏,大家画了敕字,门下省复核后,此刻想来尚书省已经拿着诏书前往九原了。”

    听到这,李怏很是高兴,毕竟一向疑心重的皇帝这次竟如此快的答应了请求,同时他又有些担忧,“十三郎还未回来,也不知他对这门婚事究竟满不满意。”

    “殿下当真给雍王议了亲?”孝真公主问道。

    李怏点头,“三娘不也为十三郎操心么,因为他的腿疾。”

    “可是殿下主张为十三郎请婚,就不怕张贵妃…”孝真公主担忧道。

    李忱的事,似乎在关系好的几个兄弟姊妹中皆是知晓的。

    “十三与张贵妃有可能吗?”太子反问孝真公主,“十三当初不肯答应张贵妃的原因,你我是知道的,圣人又为何那么宠爱张贵妃,的确是因她长相,也只因她的长相。”

    孝真公主叹了一口气,“替十三郎议了亲也好,否则,张氏的存在,反而会让圣人起疑心,如今十三郎纳了妃,张氏也该断念了,只不过,殿下…”

    “寡人不惧张氏。”李怏负手道,“也绝不会让她毁我大唐根基。”

    “好在十三有个做宰相的舅舅。”孝真公主道,“就算圣人疑心,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