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开始在唐与吐蕃之间反复横跳了。玄宗功不可没,我觉得他可能没长眼睛,包括对安禄山吃了那么多败仗的宽容,最后还能封王(简直无法理喻)唐朝应该是和亲次数最多的朝代之一了,尤其是唐玄宗一朝,是和亲次数最多的,这就是所谓的盛世,用女性换取和平,反而是武周时期一次和亲也没有。

    第71章 长恨歌(二十五)

    天圣十年, 四月。

    皇十子的大婚因南诏反叛与大食进攻安西四镇而延期,六礼至纳吉而停。

    ——大明宫·紫宸殿——

    边境突起战争,除兵部调度外, 户部也是最棘手之时, 因为连续庆宴,皇室挥霍无度, 导致国库空虚,强征赋税也无法弥补亏空, 而今礼部与太常寺又在筹备周王的昏礼,临近端午,皇帝还想于大明宫中设宴击鞠。

    “西北, 高将军正在征讨大食, 西南向将军平南诏之乱,户部所收赋税, 就是维持两地军饷也十分紧凑。”户部尚书命户部郎中王瑞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了户部的收支。

    然而皇帝却连看都没看,就开口指责道:“去年朕与诸卿共同参观了国库, 库内充盈, 粮食溢出, 就是用上数年也用不完,怎么, 这才过去了一年, 府库就已经空了,难道你们户部有人私吞不成?”

    皇帝的话将户部尚书吓了大跳, 他拿着笏板叩首道:“臣不敢, 去年乞巧、中元、中秋、冬至, 除夕, 于大明、兴庆二宫均有赐宴,府库银两用尽后,便于户部挪用,至今年,正旦大朝,以及祭祀昊天上帝,上元夜宴,这些加起来,所花费的银两…”户部尚书一边说,一边发抖。

    光是皇帝的这些宴饮,国库就已经无法支撑,加上灾荒与战争,还有各种皇家喜事,以及将作监给东平郡王打造了一座堪比王府的大宅,户部尚书并没有算入其中。

    皇帝子女众多,凡有王孙以及宗室出女降生,皆有赏赐,光这一笔开支,便已是巨大。

    正常的税收难以支撑皇室的挥霍,故而府库靠的,是太府卿张国忠与御史大夫王珙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西南和西北都有战事发生,朕不管你们户部用什么方法,军中的粮草绝不能克扣。”皇帝说道。

    户部尚书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扭头看了一眼跪在身后的王瑞,眼神好似在说,“你不是说你有法子吗?”

    作为皇帝宠臣的亲弟弟,若由王瑞开口,或许皇帝的怒火能够消减不少,这也就是户部尚书为何只带了王瑞入殿。

    户部郎中王瑞叩首,“臣户部郎中王瑞,叩见陛下,”王瑞端笏,缓缓说道:“盛春之时,边境未有战事,府库尚有存银,故于周王纳吉与纳征之时,户部便调拨了一些银两到礼部与太常寺,为周王纳征之用,然南诏突然反叛,使得周王纳征延期…”

    皇帝听后挑起了白眉,显然他听出了王瑞的想法,“卿是想挪用周王予张家纳征的聘金?”

    因周王所纳王妃乃韩国夫人之女,为讨好张贵妃,也为皇家颜面,皇帝便拨了一大笔银子为周王置办聘礼,以及各种金银器具,甚至还想在万年县重新建造一座宅子,让周王夫妇搬出入苑坊。

    “皇子纳妃,是天家喜事,张家原就是外戚,如今户部紧缺,臣想…”户部郎中王瑞抬起头,“先平战事,至于周王与张氏的大婚,可延后至两军凯旋。”

    周王的婚事一拖再拖,张家虽没有催促,但一直拖延下去,便显得太没有诚意,皇帝有些犹豫。

    王瑞又道:“如此一来,省下的一大笔开支,不仅可筹备粮饷,且还有剩余,陛下的端午宴便能如期举行。”

    仍觉得如今还在盛世,做着春秋大梦的皇帝,觉得西南与西北两地的战事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对于户部尚书王瑞的这个主意,他从犹豫变成了满意,“那就先将周王的婚事延期。”

    “陛下英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