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楚昨夜的情况,但作为帝王,他心中的疑心早已胜过了感激,“功是功,过是过,朕已经格外开恩,赦免了他们的家眷。”

    “是臣让他们来的,如果要杀,圣人也应该先杀臣才是。”李忱又道。

    “掌握兵权的,是他们。”皇帝说道。

    “圣人非杀不可吗?”李忱抬头,睁着满布血丝的眼睛。

    皇帝没有回话,但眼中的态度很是明确,李忱拔出发髻上的金簪,而后抵在自己的脖颈处。

    张贵妃内心一阵惊慌,她扭头看向皇帝,皇帝则是拉沉着一张老脸,“你在威胁朕?”

    “如果圣人执意要杀,臣绝不苟活。”李忱道。“范李一死,天下臣民将会彻底寒心,这世上,就再也没有敢用性命来效忠大唐的勇士了。”

    皇帝冷盯着李忱,他从榻上起身,“朕记得,你从前不是这样的人。”

    “圣人也会记得臣是什么样的人吗?”李忱问道,“可是圣人记忆中的我,早已在多年前就死了。”

    皇帝被李忱的话哽住,他踩着地上的木板来到李忱身前。

    “为了两个外臣,值得你这样做吗?”皇帝低头问道,几十年过去,对于妻子儿女,他从不曾心慈,而今,心中唯一的遗憾便成为了最后的一丝悲悯。

    “也许圣人觉得他们只是两个外臣,可在臣眼里,他们是愿意拿性命来报恩,明知是不可赦免的死罪,却依然选择冒险来救臣,来救圣人与大唐社稷的忠臣良将。”李忱回道。

    皇帝负手,“这一点,你跟你的母亲,还真是像。”

    “冯力。”皇帝唤道。

    “大家。”

    “传朕旨意,李守忠与范元辅救驾有功,免其死罪,革去都督一职,扶风、千阳、上洛、商洛四府折冲都尉各降为校尉,从今往后,诸郡不再设都督,太守府与折冲府军政互不干涉。”皇帝道。

    “遵旨。”冯力叉手。

    李忱听后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金簪,假装赦免这样的把戏,是皇帝惯用的手段。

    “朕不会杀他们。”皇帝说道,“朕既然能向你母亲保证并且做到,就绝不会失言于你。”

    听到皇帝这番话,李忱这才放下心来,支撑身体的念力消散后,眼前越发模糊,金簪从她垂下的手中滑落,整个人应声倒地。

    皇帝略微挑眉,“来人,快宣陈医正,送雍王回府。”

    “启禀圣人,陈医正已在殿外。”宦官入内奏道。

    作者有话说:

    第92章 长恨歌(四十六)

    皇帝看了一眼张贵妃, 张贵妃便不慌不忙的解释道:“诸皇子中,三郎最在意的是谁,难道还能瞒得过妾吗, 虽嘴上说着无关紧要, 可若雍王真跪出个好歹来,最伤心的, 恐怕也是三郎。”

    以为张氏善解人意的皇帝轻叹了一口气,“朕有那么多儿子, 却没有一个是懂朕的,朕养了他们几十年,还不如爱妃贴心体己。”

    困意袭来, 一夜未睡的皇帝, 摆了摆手,“朕倦了, 得去好好歇歇。”

    “冯力。”皇帝边走边道。

    “大家。”

    “将雍王送回靖安坊。”

    “喏。”

    张贵妃将皇帝送走,随后折返殿内亲自将李忱从地上扶起,“忱郎。”

    因雨水渗透, 使得李忱的身体无比寒冷, 张贵妃从腰间取出一块丝帕替李忱将头上的雨水擦干, “快,取一件大氅来。”张贵妃吩咐道。

    冯力将轮车推入殿, “娘子。”

    张贵妃便将李忱扶至轮车上, 盖上大氅,“快快送雍王回府, 莫要在路上耽搁。”

    “喏。”

    大明宫外

    轱辘轱辘——长安城街道上夯实的黄土被雨水打湿, 道路变得泥泞, 有些地方还渗透着未曾清理干净的血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