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满了足够埋没马蹄的青草,陈长史命人在露天的草地上搭起帐幕,又将毡席从住处铺至青庐。

    李忱换上衮冕与苏荷从正室推门出来,苏荷踩着毡席来到青庐,一眼就看中了王府这块空地,空旷辽阔,草长莺飞,正是教习骑射的好地方。

    李忱看出了她的心思,于是说道:“这里原本就是马场,只是我不能骑马,就一直空在这儿了,如今你来了,它又有了用武之地。”

    “启禀郎君,吴王与苏太守到了。”文喜踏入院子叉手道。

    “苏太守?”苏荷低头看着轮车上的李忱。

    “还有外祖父。”李忱道,随后向苏荷解释,“青庐的交拜礼是我昨日临时让陈长史加的,母亲已经不在了,入宫朝见算是外命妇的国礼,既然是你和我的大婚,自然要请我们最亲近的人前来见证。”

    听到李忱的话,苏荷又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笑道:“从前我怎么没发现,李郎的脸竟比幼童还要滑嫩。”

    “七娘。”刚被请入空地,苏仪就看见了眼前的一幕,于是紧张的皱起了眉头。

    苏荷与李忱相识也不算久,所以苏仪并不知道二人的情感究竟如何,于是固守着自己的礼节。

    “雍王,小女自幼被下官宠坏,不懂礼数…”苏仪上前,忐忑的解释道。

    “泰山,翁翁。”李忱笑呵呵的叫道,“泰山,不要如此紧张,咱们如今是一家人了,进了这道门,家中只有女婿与岳父,没有国朝亲王,也没有什么亲王妃。”

    苏荷收回手,将之背在身后,在父亲跟前,就像做错了事的小娃,“翁翁,阿爷…”

    苏仪看着女儿,作为父亲,苏荷的性子,他最是了解,皇室之中,恐怕也就只有李忱能够容忍且不与之计较了。

    “昨日刚告诫的话,才过去一夜就忘了?”苏仪道。

    李忱握着苏荷的手,向苏仪说道:“泰山,七娘在王府内,不必遵守那些虚礼,这也是我做出的承诺。”

    曾文甫看到李忱如此袒护苏荷,自然是十分的高兴,“瞅瞅,人小夫妻两口子玩闹,孙女婿都没说什么,你激动个什么劲。”

    曾文甫的孙子,曾万福之子曾庆看到李忱后,目瞪口呆的指着,“你,你,你…”

    “大郎,不得无聊。”曾文甫训斥道。

    “不是啊,翁翁,他就是那个在九原县为秦娘子申冤的讼师啊。”曾庆惊讶的说道。

    李忱的容貌极有辨识度,曾庆虽只见过一面,却记得十分清楚。

    “什么?”苏仪大惊,作为九原郡的太守,其治下九原县的案子也曾经他之手上呈刑部,当时他还有些吃惊,“怪不得能铲去盘踞在九原多年的恶霸,原来那位不留名的讼师,竟是雍王您。”

    李忱挥了挥手,“说来惭愧,那作恶之徒,还是我崔氏族人,出手也是为家族除害。”

    “来了这么多人吗。”长史将吴王李恪请入内,吴王看着众人道。

    “兄长。”李忱唤道,而后便向众人介绍。

    “这是内人的父、祖、表兄。”

    “这是我的九王兄,吴王。”

    “见过吴王。”苏仪领人行礼道。

    吴王客气的回礼,一切恢复如常,仿佛上元夜之事未曾发生过一样。

    “诸位高堂,请入青庐上座。”安排礼节的长史看着时辰,于是迈步上前提醒道。

    此刻天色依旧朦胧,院中点满了宫灯,宫人侍女纷纷也各提灯引路。

    青庐内摆设花堂,置香案,以长史为礼官引赞,苏荷携李忱进入花堂,“进香。”长史呼道。

    二人进香,“跪。”叩拜,而后献香,“跪。”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进香之后,侍女引高堂入座,吴王、曾文甫、苏仪。

    “一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