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淑握着缰绳抬起了头,隔着冕上垂下的九旒宝珠,楼阁上的身影若隐若现。

    “郡王,吉时要误了。”这是在孝真公主宅附近,有负责礼仪的太常寺官员觉得在这大婚之日思怀她人有失妥当,于是开口提醒道。

    “吾自幼丧母,是姑母将我抚养长大,我如今即将大婚,连看一眼自己的母亲都不行吗?”李淑回头,反问众人。

    李淑的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刚好能被左右官员听清。

    “是。”众人止住了嘴,不再劝说。

    李淑没有继续停留,他拉起缰绳,“驾。”便带着迎亲队伍从升平坊离去,沿着坊墙一路向北,途径东市时,引来了人群的围观。

    酒肆茶楼里的食客,纷纷打开楼阁临街的窗户向下观望。

    长平王年长后,在一众宗室子弟中逐渐崭露头角,获得皇帝宠爱,靠的便是俊美的容貌与出众的才华。

    作为皇帝最疼爱的皇孙,长平王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也从未让人失望过。

    “咱们这位皇孙还真是美姿仪。”有茶客一边品茶一边论道,但李淑的表情十分僵硬,似乎并不满意这桩婚事,“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比前不久大婚的雍王如何?”好友问道。

    “有过之而无不及。”茶客回道。

    “仁兄所言,只因雍王并非完人吧。”好友道,显然,他有着不一样的看法,“长平王若为夏侯玄,那么雍王便是卫叔宝。”

    茶客举着印有半边夕阳的茶汤碗,眼神迷离,“珠玉在侧,看杀卫玠。”

    作者有话说:

    魏晋风流

    卫玠,晋朝人,字叔宝

    看杀卫玠:顾名思义,就是被围观看死的,因为长得好看,被称作玉人,但体弱多病,被人围观病情加重,二十多岁就死了。

    第110章 长恨歌(六十四)

    前一日, 夜,雍王府。

    “阿袖,给。”长廊的宫灯下, 十一娘端来一盘羊肝饆饠, 递给青袖一双筷子。

    “哇,”坐在台阶上的青袖, 远远就闻到了香味,她看着盘中精致的小点心, 小心翼翼的问道:“十一娘,我可以吃吗?”

    十一娘点头,“郎君与娘子赏的, 吃完后咱们就可以回去歇息了, 不用在这儿守着。”

    青袖遂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屋子,秉烛夜读至深夜, 书房里的灯还未熄灭,透过纸糊的窗户,可以隐约看见两个身影, 一个靠着另一个的肩膀。

    “七娘, 你可以先睡的。”李忱停下手中的笔劝说道。

    陪同了一夜, 苏荷困得快要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她摇了摇头, “我说了要陪你的嘛。”

    李忱继续提笔, 没过多久,身侧倚在凭几上的妻子就靠在她的肩头睡着了, 微弱的呼吸声从耳畔传来, 李忱放下笔, 小心翼翼的将凭几挪开, 随后托扶着苏荷躺下,枕在了自己腿上。

    自己则继续提笔写着帖子,长卷展开的蜀纸已经写了一半,而落在榻上的半张纸,题为《赠幼妹出阁帖》其叙述了少时的过往,及送嫁不舍的心情与祝愿,足有千字,写成字帖,作为明日贺礼。

    苏荷躺在李忱的腿上睡了一会儿,没过多久,因为灯光的缘故又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十三郎。”苏荷从她腿上爬起,睡眼惺忪的看着还在写帖的李忱,不免有些小小的抱怨,“还没好吗?”

    撑起身体时,披在肩膀上的一件薄纱衣从另一侧滑落,露出了香肩,李忱伸手替她披上,贺礼其实早就备好了,只是这字帖是李忱临时起意。

    “快好了。”只见李忱将干了的字帖慢慢卷起,用红绳困扎,随后放入可防腐的竹筒中,“我与长平王的身份特殊,瑾舟出嫁后,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来去自由了,这卷字贴有数百字,用来习字足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