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印,并以长安还有哥舒撼为由,劝谏皇帝下定决心。

    在张国忠的挑唆之下,皇帝派遣边令承手持敕书回到潼关,率陌刀手斩杀败军之将高仙之与风长清。

    天圣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边令诚得了敕命,带着士卒快马赶至潼关。

    ——潼关——

    为确保敕命能够顺利实行,边令承并未同时召见二人,而是先以天子的命令将风长清叫到驿南西街单独召见。

    对于监军的单独宣召,风长清似乎有所预感,于是在临行前于军帐中写下了一份遗表。

    风长清忍着手上的伤痛,十分决绝的写下了《风长清谢死表闻》

    “中使骆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万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却赴陕州,随高仙之行营,负斧缧囚,忽焉解缚,败军之将,更许增修,臣长清诚欢诚喜,顿首顿首…”

    “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

    “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长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

    风长清将笔搁下,“但愿天子圣明,能够听从我的谏言…”说着说着,他的眼眶忽然变得湿红,他跪坐在桌案前,紧握拳头,“明明知道,连活人的话都不愿听从,又岂会在意尸谏呢,我在期盼什么,期盼这张遗表能落入明君之手吗,能否送到还不一定,真是可笑啊。”

    风长清强忍着泪水将封好的遗表藏于白袖之内。

    而今的他,被褫夺了爵位与官职,一身白衣,为高仙之麾下士卒。

    “将军,监军派人来催促了。”帐外士卒提醒道。

    “好,我这就去。”

    当他来到西街,看见陌刀手与地上为庶民裹尸的草席时,便更加确定了监军的来意。

    所以在面对边令承宣读天子敕命时,风长清没有任何反驳之言。

    他颤抖着双手接过敕命,看着敕命上中书起草的文字,以及那个显眼的红色敕批,潸然泪下。

    “退至潼关后我向圣人三次请表,圣人都没有听从我的建议,更不愿意见我,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死期不远了,当初我向圣人夸下海口,必取敌将贼首,而今不但让数万子弟兵惨死,还丢了东京城,我无颜面对圣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随后他将奏表拿出,“请监军替我转交这份遗表,希望圣人能够重视我的建议,切莫轻敌。”

    边令承旋即收下《风长清谢死表闻》长叹一声道:“东京失守的罪责,总要有人承担的。”

    遂朝陌刀手挥手,陌刀手上前,风长清紧握敕命,闭上了双眼,“长清自幼孤苦,蒙圣人器重,功成名就,因轻敌而至兵败,得此结果,无怨任何人。”

    嚓!

    陌刀手挥砍而下,白衣血染,边令承随后命人陈尸于草席中。

    “高仙之回来没有?”边令承问道。

    “回监军,高将军这会儿应当快回公廨了。”左右回道。

    “那么,将他也叫来吧,告诉他,圣人对他也有恩命。”边令承吩咐道。

    “喏。”

    高仙之得知风长清过去后便一直没有归来,于是心生警惕,将麾下新募士卒全部带上。

    然而当高仙之来到边令承处时,却发现了草席上风长清的尸体,以及屋内上百名陌刀手,“二郎…”

    “你!”高仙之怒瞪着边令承。

    “这是圣人的敕命,”边令承趾高气昂道,“御史大夫,您也有份呢。”

    紧接着边令承又拿出另外一份处置高仙之的敕命,“天子敕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