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2/2)
吻住他,予取予求。李迟舒以一种主动的姿态打开牙关,仰直脖子汲取我的气息。
他攥着我衣服的五指越来越紧,人却很快失力靠在我身上,甚至连每一声呼吸和压抑的喘叫都在随着我的控制而起伏。
“沈……沈抱山……”李迟舒将额头抵在我肩下又急又重地喘息,而我在他痉挛后的下一秒就极快地用另一只手搂住他的身体,否则他就要双腿发软地滑落下去。
远处的夜空中乍然出现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
新年到了。
我从他裤子里抽出手,另一只胳膊绕过他后腰,从包里拿出手帕擦干净后才拨开他额前被汗水打湿发尾的头发,慢慢扶起他:“李迟舒,十八岁了。生日快乐。”
--------------------
土豆:三楼楼梯间好黑,有人为我发声吗
第24章
李迟舒还没喘匀气,抓着我袖子缓了会儿,才在静默中开口:“……你觉得现在说这个合适吗?”
“……”
好像是不太合适。
我拎着凳子带他上楼,检查完李迟舒家门后面的电闸,确定断电的原因只是跳闸而已。闸门拉上去,屋里就亮了起来。
李迟舒在我旁边嘀咕:“怎么我看的时候没有跳闸……”
“看错了嘛。谁还没个眼花的时候。”我带他回客厅,打开电视,“坐一会儿,我下楼拿了东西就上来。”
可不敢跟李迟舒说我把土豆连着包直接扔三楼了,不然估计他这会儿跑得比我还快。
才下四楼就听着下一层转角那儿传来亢奋激昂的狗叫,土豆被关在包里,爪子一个劲儿往出气孔挠,再来迟点这包就废了。
“好了好了好了,”我赶紧把包打开,捞起土豆抱在身上,顺带薅起俩包往楼上走,反手握住土豆不停撕咬我袖子的嘴,“别骂了别骂了,这不来接你了嘛。”
回到屋里,李迟舒见了土豆哪还顾得上我。趁这个空档,我去房间腾了包,把里头东西分门别类拿出来收拾好。李迟舒注意到我的动静时,我已经在他床单上铺好了一层羊绒毯,正坐在床头放衣服。
他扒着门框探个脑袋进来:“你在干吗啊?”
“给你叠衣服啊。明天要穿的新衣服。”我起身提起床头柜上的蛋糕,“走吧,出去吃蛋糕。”
李迟舒这才发现床头的包装盒,一下子伫在原地,直愣愣望着我走过去:“蛋糕?”
“是啊,蛋糕。”我说,“我们小宝的生日蛋糕。”
我见他仍是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干脆把蛋糕放他手里,叫他提到茶几上:“李迟舒,以后每年生日都要吃蛋糕。”
如果我不曾回来,李迟舒七岁以后第一次吃蛋糕应该是在一年以后。
大学的他,终于可以凭借成年人的身份不必在每个寒假都只能回家。相反,就在学校周围,那些依赖一所大学所形成的产业链——火锅店、酒店、奶茶店、KTV等等,都是李迟舒挣钱寄居的去处。更何况节假期间连锁店付给员工双倍薪资,他有时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能做三份兼职。
当年李迟舒回忆起这些日子还神采兴然,似乎真的对这样的时光觉得感激:“虽然
他攥着我衣服的五指越来越紧,人却很快失力靠在我身上,甚至连每一声呼吸和压抑的喘叫都在随着我的控制而起伏。
“沈……沈抱山……”李迟舒将额头抵在我肩下又急又重地喘息,而我在他痉挛后的下一秒就极快地用另一只手搂住他的身体,否则他就要双腿发软地滑落下去。
远处的夜空中乍然出现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
新年到了。
我从他裤子里抽出手,另一只胳膊绕过他后腰,从包里拿出手帕擦干净后才拨开他额前被汗水打湿发尾的头发,慢慢扶起他:“李迟舒,十八岁了。生日快乐。”
--------------------
土豆:三楼楼梯间好黑,有人为我发声吗
第24章
李迟舒还没喘匀气,抓着我袖子缓了会儿,才在静默中开口:“……你觉得现在说这个合适吗?”
“……”
好像是不太合适。
我拎着凳子带他上楼,检查完李迟舒家门后面的电闸,确定断电的原因只是跳闸而已。闸门拉上去,屋里就亮了起来。
李迟舒在我旁边嘀咕:“怎么我看的时候没有跳闸……”
“看错了嘛。谁还没个眼花的时候。”我带他回客厅,打开电视,“坐一会儿,我下楼拿了东西就上来。”
可不敢跟李迟舒说我把土豆连着包直接扔三楼了,不然估计他这会儿跑得比我还快。
才下四楼就听着下一层转角那儿传来亢奋激昂的狗叫,土豆被关在包里,爪子一个劲儿往出气孔挠,再来迟点这包就废了。
“好了好了好了,”我赶紧把包打开,捞起土豆抱在身上,顺带薅起俩包往楼上走,反手握住土豆不停撕咬我袖子的嘴,“别骂了别骂了,这不来接你了嘛。”
回到屋里,李迟舒见了土豆哪还顾得上我。趁这个空档,我去房间腾了包,把里头东西分门别类拿出来收拾好。李迟舒注意到我的动静时,我已经在他床单上铺好了一层羊绒毯,正坐在床头放衣服。
他扒着门框探个脑袋进来:“你在干吗啊?”
“给你叠衣服啊。明天要穿的新衣服。”我起身提起床头柜上的蛋糕,“走吧,出去吃蛋糕。”
李迟舒这才发现床头的包装盒,一下子伫在原地,直愣愣望着我走过去:“蛋糕?”
“是啊,蛋糕。”我说,“我们小宝的生日蛋糕。”
我见他仍是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干脆把蛋糕放他手里,叫他提到茶几上:“李迟舒,以后每年生日都要吃蛋糕。”
如果我不曾回来,李迟舒七岁以后第一次吃蛋糕应该是在一年以后。
大学的他,终于可以凭借成年人的身份不必在每个寒假都只能回家。相反,就在学校周围,那些依赖一所大学所形成的产业链——火锅店、酒店、奶茶店、KTV等等,都是李迟舒挣钱寄居的去处。更何况节假期间连锁店付给员工双倍薪资,他有时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能做三份兼职。
当年李迟舒回忆起这些日子还神采兴然,似乎真的对这样的时光觉得感激:“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