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2/2)
氏式微,已无重兵在手,杨裕手中的兵权,当年是由自己亲手收回的。杨关性格稳重平和,被举为内廷尉。
他出征在外,其实内廷的头衔仍在,也就是说,调动内廷的兵权仍在……
杨戟找回了杨关残骸中的兵符,打算以此调度内廷兵力。如果调兵成功、而李镛和李眠无法离开春水台发令,那柳乌的计划就会成功。
李眠思索片刻:宫中有妃嫔有孕吗?
李镛愕然。他年少继位,还没到安排六宫的时候。
李眠有些后悔没将此事提前。若有皇嗣,便无所谓自己二人,连同春水台一同毁掉也无妨,朝内由李寒庇佑此子便是。
可他又思索了片刻,忽然轻笑出声。
李眠:你不敢。
李眠:镛儿你走吧,她不敢引爆的。
柳乌的眼神微动,她此行结局生死各占一半,成功,则是杨戟拿下内廷、桃氏夺取二城;失败……不,她就算死,也会拉上李眠和李镛一起,只是死,不是败。
李眠:杨戟也好,桃氏也好,没有你只是一盘散沙。你花了几年时间,把这样一群蛮族教化得学会工事、学会战策,已经很不可思议了。但是更多的事,他们做不到。
李眠:我不觉得你想要什么王后之位……你最后跑来我面前,是想向我展示什么?
李镛的声音冒出来:南佛,你难道是来见吾的吗?
柳乌:不是。
李眠:不是。镛儿你回去。
李镛只能起身。但他刚一动,柳乌便厉然喝止:你敢,我就真的引爆。
李眠:不用管她。你去吧。
柳乌:李镛,你要赌吗?
忽然,李眠意识到一个麻烦的地方——李镛坐下了。这个孩子根本没有和柳乌对赌的魄力,他的顾虑太多了。
李眠:立刻跑,她来不及下决断的!
可李镛还是没有动,犹豫地看着柳乌;也就在这一瞬间,李眠知道,他跑不掉。
他们已经错失了柳乌动摇的刹那。
李眠看向她。她现在做的事只是等,只要能拖住两人,拖到杨戟调兵就赢。
李眠:你做了很多事,为什么?
柳乌:对,我从十三岁那年得知杨戟的生母身份,就开始想这一切了。
李眠:真是有趣。寻常人在这个年纪,怕是不会琢磨这些。
柳乌:其实一开始,我不觉得我同其他人有何差别。起初进宫陪伴李镛时,还有些不安,害怕自己学识太浅,与宫内人说不上话。
柳乌:可渐渐的,我却发现很有意思的事。这世上最尊贵的皇子,好像也没什么惊才绝艳的地方。
她是看着李镛说这句话的,带着人畜无害的笑意。他们一起长大,无论什么先生要考的功课,她都提前料得到,无论是让李镛愁了多久的策论,她也能轻而易举写完。
在李眠的记忆里,这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可他也并未因此苛责李镛——李镛要当的是王,不是学究。饱读诗书固然好,但实在不必在学识上追求穷尽。
但或许不是聪明能形容的,应该算是智多而近妖。
拥有与常人不同的聪慧,也因此不会被凡尘俗事所困扰,许多事看得
他出征在外,其实内廷的头衔仍在,也就是说,调动内廷的兵权仍在……
杨戟找回了杨关残骸中的兵符,打算以此调度内廷兵力。如果调兵成功、而李镛和李眠无法离开春水台发令,那柳乌的计划就会成功。
李眠思索片刻:宫中有妃嫔有孕吗?
李镛愕然。他年少继位,还没到安排六宫的时候。
李眠有些后悔没将此事提前。若有皇嗣,便无所谓自己二人,连同春水台一同毁掉也无妨,朝内由李寒庇佑此子便是。
可他又思索了片刻,忽然轻笑出声。
李眠:你不敢。
李眠:镛儿你走吧,她不敢引爆的。
柳乌的眼神微动,她此行结局生死各占一半,成功,则是杨戟拿下内廷、桃氏夺取二城;失败……不,她就算死,也会拉上李眠和李镛一起,只是死,不是败。
李眠:杨戟也好,桃氏也好,没有你只是一盘散沙。你花了几年时间,把这样一群蛮族教化得学会工事、学会战策,已经很不可思议了。但是更多的事,他们做不到。
李眠:我不觉得你想要什么王后之位……你最后跑来我面前,是想向我展示什么?
李镛的声音冒出来:南佛,你难道是来见吾的吗?
柳乌:不是。
李眠:不是。镛儿你回去。
李镛只能起身。但他刚一动,柳乌便厉然喝止:你敢,我就真的引爆。
李眠:不用管她。你去吧。
柳乌:李镛,你要赌吗?
忽然,李眠意识到一个麻烦的地方——李镛坐下了。这个孩子根本没有和柳乌对赌的魄力,他的顾虑太多了。
李眠:立刻跑,她来不及下决断的!
可李镛还是没有动,犹豫地看着柳乌;也就在这一瞬间,李眠知道,他跑不掉。
他们已经错失了柳乌动摇的刹那。
李眠看向她。她现在做的事只是等,只要能拖住两人,拖到杨戟调兵就赢。
李眠:你做了很多事,为什么?
柳乌:对,我从十三岁那年得知杨戟的生母身份,就开始想这一切了。
李眠:真是有趣。寻常人在这个年纪,怕是不会琢磨这些。
柳乌:其实一开始,我不觉得我同其他人有何差别。起初进宫陪伴李镛时,还有些不安,害怕自己学识太浅,与宫内人说不上话。
柳乌:可渐渐的,我却发现很有意思的事。这世上最尊贵的皇子,好像也没什么惊才绝艳的地方。
她是看着李镛说这句话的,带着人畜无害的笑意。他们一起长大,无论什么先生要考的功课,她都提前料得到,无论是让李镛愁了多久的策论,她也能轻而易举写完。
在李眠的记忆里,这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可他也并未因此苛责李镛——李镛要当的是王,不是学究。饱读诗书固然好,但实在不必在学识上追求穷尽。
但或许不是聪明能形容的,应该算是智多而近妖。
拥有与常人不同的聪慧,也因此不会被凡尘俗事所困扰,许多事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