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1/2)
的时候不由微一出神。
当初促使他留在紫禁城的父子之情已经初见裂痕了,那个深爱他的水乡少年住在离西园很近的洋槐胡同,正等着爱情的逝去。现在还停留在他身边的沈廷文,又能在他身边停留多久呢?
小林子忽然进书房来禀报:“殿下,太子妃请您去一趟。”
胤礽惊讶地放下笔,石氏嫁给他四个多月,行动进退处处滴水不露,没有一处逾礼能让人挑剔的地方,今天怎么会让人到处理国事的地方叫他?
连忙走出门去,小林子小声道:“太子妃娘娘在承露轩。”
胤礽心中更是咯噔了一下。
因为今年秋天的暑气到现在还没消下去,紫禁城还是蒸、臭的住不成人,没有伴驾参加秋狩的嫔妃和皇子、公主们仍然避居在畅春园,承露轩住的就是因为年纪太小没能伴驾去秋狩的十三、十四、十五三个小阿哥和温恪、悫靖、敦恪三个小格格。
因为老康现在没有皇后,石氏是太子正妃,所以一进宫就掌管了后宫,负有照看这些皇子公主们的责任,她在那里叫胤礽……
胤礽不由加快了脚步。
他这位太子妃虽然今年只有十七岁,但年纪虽小,却沉稳大气的一般官场老油子都赶不上,绝不是大惊小怪的人,胤礽正办公的时候打发人去叫他,绝对不会是小事情。
胤礽到了承露轩,小十四的房里围着好几个御医,端丽雍容如盛放的白牡丹的石氏站在外间,手里捏着一块帕子,看见胤礽进来,紧走几步上前行礼道:“爷,十四弟病了。”
她站的很近,胤礽顺手搀扶她的时候,她反手握住胤礽的手,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一字一句说:“太医说有可能是秋疫。”
胤礽失声道:“什么?”举步就要往内间走去。这年代的瘟疫可不是小事,症状轻的医治及时可以治好,重的就无药可救,而且由于卫生条件和预防措施达不到,十分容易传播,往往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邑!胤礽还记得他穿来后不久经过的一场大疫,据报告疫情严重的地区几乎十室九空,道路积尸无算,几无异于人间炼狱。小孩子抵抗力弱,尤其容易被传染。小十四若是出了事,他怎么向老康交代!
石氏急忙拉住他:“殿下!”
胤礽回头,石氏看向跟随他来的从人。胤礽挥手叫闲杂人等退出去。
石氏这才缓缓道:“爷,十四弟今天突然发热咳嗽,上吐下泻,甚至抽搐起来,十四弟身边的刘嬷嬷立刻请来了太医,太医只看了一眼,就再不让别的人进屋子,连徒弟也不让挨近,只让徒弟告诉妾身,是秋疫。”顿了顿,又道,“这已经不是宫里第一起这种症状的病了,只是前几起都是内侍宫女,没有引起注意。都是这几天里的,今天已经有一个小太监死了。”
胤礽一凛,更要立时去看小十四的情况,一群太医中为首的一个胡 Xi_ng 太医走出内室,离胤礽远远的跪下来,阻止道:“殿下请不要走近,十四阿哥这症状,已确是秋疫无疑,微臣已有同僚在礼亲王府、督察院左督御史张大人家里见过此症状,京师只怕都是……殿下身份贵重,此时实不容有失!”
其余的太医也都在内室跪下,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只是十四刚刚昏睡了过去,他们不敢大声说话,只是遥遥地磕下头去。
胤礽一听,脸色十分难看,只畅春园和权贵家中都这么多起,那民间呢?问石氏:“那几个得病的宫女太监们可都隔离了?”
石氏道:“太医一说是时疫,妾身便立刻叫人将他们送到西北角的宜兰院了,那里最是僻静,离人远。”
胤礽道:“很好,马上叫人把他们用过的衣服被褥器具都烧了,接触过他们的人也都另找个偏僻地方隔离起来,等过些日子确定没事才能放出来。那死了的小太监也要送到化人场焚化,绝不能土埋。从现在开始,宫里所有用的碗筷都要用开水煮过消毒,叫人用醋喷洒熏蒸房舍,地面、水源,也都要撒石灰消毒。”
石氏一一记
当初促使他留在紫禁城的父子之情已经初见裂痕了,那个深爱他的水乡少年住在离西园很近的洋槐胡同,正等着爱情的逝去。现在还停留在他身边的沈廷文,又能在他身边停留多久呢?
小林子忽然进书房来禀报:“殿下,太子妃请您去一趟。”
胤礽惊讶地放下笔,石氏嫁给他四个多月,行动进退处处滴水不露,没有一处逾礼能让人挑剔的地方,今天怎么会让人到处理国事的地方叫他?
连忙走出门去,小林子小声道:“太子妃娘娘在承露轩。”
胤礽心中更是咯噔了一下。
因为今年秋天的暑气到现在还没消下去,紫禁城还是蒸、臭的住不成人,没有伴驾参加秋狩的嫔妃和皇子、公主们仍然避居在畅春园,承露轩住的就是因为年纪太小没能伴驾去秋狩的十三、十四、十五三个小阿哥和温恪、悫靖、敦恪三个小格格。
因为老康现在没有皇后,石氏是太子正妃,所以一进宫就掌管了后宫,负有照看这些皇子公主们的责任,她在那里叫胤礽……
胤礽不由加快了脚步。
他这位太子妃虽然今年只有十七岁,但年纪虽小,却沉稳大气的一般官场老油子都赶不上,绝不是大惊小怪的人,胤礽正办公的时候打发人去叫他,绝对不会是小事情。
胤礽到了承露轩,小十四的房里围着好几个御医,端丽雍容如盛放的白牡丹的石氏站在外间,手里捏着一块帕子,看见胤礽进来,紧走几步上前行礼道:“爷,十四弟病了。”
她站的很近,胤礽顺手搀扶她的时候,她反手握住胤礽的手,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一字一句说:“太医说有可能是秋疫。”
胤礽失声道:“什么?”举步就要往内间走去。这年代的瘟疫可不是小事,症状轻的医治及时可以治好,重的就无药可救,而且由于卫生条件和预防措施达不到,十分容易传播,往往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邑!胤礽还记得他穿来后不久经过的一场大疫,据报告疫情严重的地区几乎十室九空,道路积尸无算,几无异于人间炼狱。小孩子抵抗力弱,尤其容易被传染。小十四若是出了事,他怎么向老康交代!
石氏急忙拉住他:“殿下!”
胤礽回头,石氏看向跟随他来的从人。胤礽挥手叫闲杂人等退出去。
石氏这才缓缓道:“爷,十四弟今天突然发热咳嗽,上吐下泻,甚至抽搐起来,十四弟身边的刘嬷嬷立刻请来了太医,太医只看了一眼,就再不让别的人进屋子,连徒弟也不让挨近,只让徒弟告诉妾身,是秋疫。”顿了顿,又道,“这已经不是宫里第一起这种症状的病了,只是前几起都是内侍宫女,没有引起注意。都是这几天里的,今天已经有一个小太监死了。”
胤礽一凛,更要立时去看小十四的情况,一群太医中为首的一个胡 Xi_ng 太医走出内室,离胤礽远远的跪下来,阻止道:“殿下请不要走近,十四阿哥这症状,已确是秋疫无疑,微臣已有同僚在礼亲王府、督察院左督御史张大人家里见过此症状,京师只怕都是……殿下身份贵重,此时实不容有失!”
其余的太医也都在内室跪下,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只是十四刚刚昏睡了过去,他们不敢大声说话,只是遥遥地磕下头去。
胤礽一听,脸色十分难看,只畅春园和权贵家中都这么多起,那民间呢?问石氏:“那几个得病的宫女太监们可都隔离了?”
石氏道:“太医一说是时疫,妾身便立刻叫人将他们送到西北角的宜兰院了,那里最是僻静,离人远。”
胤礽道:“很好,马上叫人把他们用过的衣服被褥器具都烧了,接触过他们的人也都另找个偏僻地方隔离起来,等过些日子确定没事才能放出来。那死了的小太监也要送到化人场焚化,绝不能土埋。从现在开始,宫里所有用的碗筷都要用开水煮过消毒,叫人用醋喷洒熏蒸房舍,地面、水源,也都要撒石灰消毒。”
石氏一一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