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掌柜暗暗忖度一番,又为自己慧眼识珠感到满意。

    颜君齐提出要借用笔墨,掌柜哪有不愿意,他叫伙计给颜君齐准备好笔墨纸砚,还和卢栩聊了会儿天,丝毫不知的颜君齐借了他的笔墨纸砚正在大书特书骂奸商,只觉颜君齐坐在那写文章十分赏心悦目。

    约定好下一本要抄的书,他们领了纸张和掌柜道别,到了县衙大门外。

    卢栩:“要进去?”

    颜君齐:“嗯。”

    卢栩:“我酝酿一会儿……”

    他得琢磨琢磨怎么说开场白。

    不待他琢磨明白,上次帮他写文书的文吏恰巧从外面回来。

    “又是你呀,写文书?”

    卢栩一看,熟人!“是我是我。”

    “你那芝麻酱琢磨出来了吗?”

    “琢磨出来了,我正想菜谱,这两天就能做出来,一定给您送一份儿来。”

    卢栩拉着颜君齐跟着文吏混进县衙。

    “行,我等着尝尝。”

    卢栩接着问:“县令大人在吗?”

    “在呀,你小子还要找大人?”

    卢栩笑吟吟:“我们要上书给大人。”

    文吏笑容僵了一瞬:“你要什么?”

    颜君齐将信札掏出来:“学生有书上报县令大人。”

    文吏:“……”

    友好的气氛戛然而止。

    他在观阳县衙干了七八年,有人上书这事还是头一次碰到,稀奇!

    文吏有心想问问他们要上什么书,但卢栩和颜君齐谁也不肯说。

    见卢栩笑得没心没肺的,文吏想来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不过还是虎着脸吓唬他们:“胡乱上书惹恼了大人搞不好是要挨板子的。”

    卢栩:“哪儿能,我们要和大人反映些实情。我听说县令大人爱民如子,就是我们说了什么有失分寸的话,他老人家也不会同我们计较的。”

    文吏一想也是,他们大人岁数大脾气小,是世家旁支出身,涵养好着呢。

    便也不再多想,领着他们去见县令。

    观阳县令年有五十五岁,不到致仕的年纪,头发已经花白。人清瘦,脸上有挥之不去的淡淡愁容。

    他出身世家名门,虽是旁支,年轻时也有一番抱负,但时运不济,五十多岁也只做到了一方县令。

    从四十九岁调到观阳,他也歇了再进一步的心思,只想教化百姓,施行文教,治好他的一亩三分地。

    听闻有个童生要见他,王县令诧异一番,倒没嫌麻烦,穿着一身便装便从后衙出来了。

    颜君齐报上姓名,王县令已经想起了他的籍贯。

    观阳县远离中枢,又是征粮征兵之地,文教并不兴盛,他们整个县的举人、童生也不足百数,抄到一折纸上都要空半张纸,王县令对他们名字都有些印象。

    颜君齐面相文静,举止得体,王县令对他印象不错,小小年纪就敢上书,也算有些胆量。

    他没急着看颜君齐上书的内容,而是先考教一番颜君齐的学问,一问一答,王县令又满意了几分。

    不烦躁。

    尤其他旁边有个做伴的对比。

    看看卢栩抓耳挠腮,一听提问马上低头僵立,再看颜君齐不急不躁对答如流,就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

    若是这孩子来自荐,他也不是不愿意勉励一番。

    待他打开颜君齐上书的内容,王县令发觉他还真小瞧了这孩子的胆气。

    尤其是后半针砭时弊之论,无论字体还是内容,刚劲大胆直逼要害,颇有些古韵之意。

    王县令读完,又读一遍,久久不语。

    卢栩悄悄观察县令的神情,考教完颜君齐,老先生脸上刚露出点笑意,看完上书内容就没了,然后眉头越皱越深,渐渐看不出喜怒了。

    卢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