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报喜,等着讨一点赏钱,顺便结个人缘。

    不一会儿,这里就热闹了起来,但好些人也没走,等着看最后一案。

    祝泽清依然十分淡定,站在人群外等着。

    凌封锦面色喜悦地走过来,“考了十五名。”

    祝泽清抱拳,“恭喜。”

    凌封锦真诚地说道,“我等着看你的,一会儿你的才是大喜。”

    祝泽清微笑,“好。”

    秦玉堂三人走了过来,秦玉堂考了二十名,简君杰考了二十二名,陶子衡二十五名。

    祝泽清笑着道贺,“恭喜三位师兄。”

    简君杰拍拍祝泽清的肩膀,“我们也先提前恭喜你,你肯定在最后一案中。”

    这时,礼部终于张贴最后一案了。

    祝泽清大步向前,径直走向最后一案的面前,在场的学子全部看向他,表情不一。

    祝泽清直接看最后一案的前三,果然他的名字在第一。

    一些站得近的,看到了祝泽清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微微瞪大了眼睛。

    这,这怎么可能?

    别人学了三四年,难道不如他学了一年吗?他凭什么排在第一,肯定是因为他的关系,肯定是!

    不一会儿,大家都知道祝泽清考了会元,看祝泽清的眼神,满满的不可思议之色。

    郑大学士从礼部出来,向天抱了抱拳,“皇上有令,将祝泽清的试卷张贴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欣赏。”

    祝泽清的关系决定了身上的非议多,向要平息这些非议,只有拿出真才实学。

    礼部的小吏将封存好的祝泽清的试卷一一搬出来,像字画那样展示在大家面前。

    他写的最好的文章如下——

    臣闻致治之道,必以教养为先,而教养之道,当以得人为要。

    盖农桑所以养民,学校所以教民。

    是二者,衣食之本,风化之源,而君人者不可不以此为先务也,昔孔子之论治道曰:“既富矣,而必教之。”

    孟子之论王政,必以均田制、兴学校而为说者,夫岂无征之空言哉?

    然非得人,亦无以行之,故又曰:“为政在人焉。”

    洪惟太祖高皇帝,肇造丰业,太宗文皇帝,中兴家邦,仁宗昭皇帝,恭已守成。

    三圣相继,实同一心,其重农事而田制有等则之均,崇教化而内外有学校之建。

    方今皇上,嗣登宝位,励精图理,乃进臣等于廷,降赐清问。

    远举唐虞三代教养之道,近述祖宗列圣勤民之政,且自期以咸跻雍熙,而恪遵继述。

    臣有以知皇上是心,即祖宗列圣之心也,即尧、舜、禹、汤、文、武之心也。

    臣虽愚陋,敢不精白一心,以对扬圣天子之休命乎?

    臣闻自古帝王为治之道,不越乎教养而已。

    养所以厚民之生,教所以成民之性,二者兼举,而治道备矣,故尧自唐候特起为帝,其致治之道,因故非一端也,而必先命稷、契以任教养之职焉。

    舜以重华绍尧致治,其仁民之政,亦非一事也,而必申命稷、契,播时百谷,敬敷五教焉,是以唐虞之时,家给人足,而比屋可封,厥有由矣。

    迨夏、商、周之迭兴,其养民则有田产之制焉,其教民则有学校之政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