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1/2)
了出来,却一点儿都卖不出去。
“这写得太真实了,我不爱看。”来来往往的书楼前,宁木站着,拉着人路过的人问对方的看法,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
意识到了这一点,宁木再去看以往看过的游记,只觉得眼前有一层纱被揭开了。
看游记的人想要看的,未必是最真实的风景介绍,对方或许是想要通过读这本书,去寻找一种自己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
宁木买了最近卖的最好的一本的游记,仔仔细细地拜读,发现这书说是游记,但实际上写得是主角的发财之旅。
再买一本别的,是修仙长生。
真正如同他想象中的,纯粹地介绍风景的,反倒是没有几本,而且都销量惨淡。
“哎呀,市场就是这样。”由于宁颂担任了户部侍郎,许多现代的词语也被科普了出来,商家们如今口中动辄都是“需求”、“市场”、“投资回报率”。
“毕竟真正去游览大好山川的没有几个,大家大多数都还是向往一下罢了。”
宁木拧眉:“这就是你打着游记的名头卖画本子的原因吗?”
被宁木一口道破了真相,书店老板讪讪道:“埃,这不都是为了吃饭吗!”
天大地大,赚钱最大。
早些年,如果书店老板说这句话,是要被宁木暗暗鄙视的,印在纸上的东西,怎么能是这些不堪入目的内容?可到了此刻,兜里半点儿钱没有,晚上吃饭都是问题,宁木也不好意思再清高。
“老板,拿点儿当红的话本子给我看看!”
宁木当天晚上便挑灯夜读,读完了所有借来的话本子。等到了第二日,就确定了要写的故事,开始动笔。
相比于那些个专门写话本子的文人,他的优点在于文笔流畅、用词精准,除此之外,由于见多识广,他什么都精通,但什么也都能说点儿。
到底是文人家庭出身,宁木完全做不到放飞自我,靠着一些不可描述的内容吸引眼球,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当话本子市场全都是这些类似的、粗制滥造的内容时,反倒是有了他的机会。
他抛弃了话本子最喜欢用的书生,开始用一个小官作为文章的主角。
一开场,就是这个主角遭遇了官场斗争,作为替死鬼被关在牢中,还有一日的时间就要行刑,短时间内,若是他找不出办法,就会没了性命。
而这位小官有着家学渊源,父亲在去世之前,是远近闻名的推官。
这一点,冤枉他、将他推入监牢的幕后黑手并不知道。
金手指、危机、目标三者全部包含,若是宁颂看了,定会大呼一声:某点爽文!
然而,在大雍朝,懵懂写出这本小说的宁木并不知道有这样一种类型,只是按照自己的吩咐和心意写下去。翌日,拿去给书店的老板看。
“我现在就给你十两银子,求你明日就把结局给我。”
书店老板哪里想过竟然还有这样的话本子存在,看得如痴如醉,刚一开始时,还能分出神来,招呼宁木坐下,给他倒水喝,等到看入了迷,完全忘记书店里还有别人了。
宁木无奈,只得在书店里到处转,转来转去,发现除了话本子、科考类书籍之外,就只剩下宁颂牵头出版的科普书籍,大到灾难科普,小到应该怎么合理吃饭,应有尽有。
无论何时都存在感拉满——不愧是他哥,宁木心想。
“你明日一定要给我结局。”不知过了多久,书店老板说道,“算了,你现在给我讲讲!”
被悬念吊得心里七上八下,书店老板干脆牺牲了明天的阅读体验,拉着宁木求解惑。
“您先和我说说,这书卖叹。”宁木笑嘻嘻地说。
书店老板与宁木不熟,但相处起来却莫名投契:“你一定给你卖到京城里去!”
老板说到做到,没有吹牛。
等到宁木一整个故事写完时,老板立刻给他联系了书坊校对、刻板、刊印,没两个
“这写得太真实了,我不爱看。”来来往往的书楼前,宁木站着,拉着人路过的人问对方的看法,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
意识到了这一点,宁木再去看以往看过的游记,只觉得眼前有一层纱被揭开了。
看游记的人想要看的,未必是最真实的风景介绍,对方或许是想要通过读这本书,去寻找一种自己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
宁木买了最近卖的最好的一本的游记,仔仔细细地拜读,发现这书说是游记,但实际上写得是主角的发财之旅。
再买一本别的,是修仙长生。
真正如同他想象中的,纯粹地介绍风景的,反倒是没有几本,而且都销量惨淡。
“哎呀,市场就是这样。”由于宁颂担任了户部侍郎,许多现代的词语也被科普了出来,商家们如今口中动辄都是“需求”、“市场”、“投资回报率”。
“毕竟真正去游览大好山川的没有几个,大家大多数都还是向往一下罢了。”
宁木拧眉:“这就是你打着游记的名头卖画本子的原因吗?”
被宁木一口道破了真相,书店老板讪讪道:“埃,这不都是为了吃饭吗!”
天大地大,赚钱最大。
早些年,如果书店老板说这句话,是要被宁木暗暗鄙视的,印在纸上的东西,怎么能是这些不堪入目的内容?可到了此刻,兜里半点儿钱没有,晚上吃饭都是问题,宁木也不好意思再清高。
“老板,拿点儿当红的话本子给我看看!”
宁木当天晚上便挑灯夜读,读完了所有借来的话本子。等到了第二日,就确定了要写的故事,开始动笔。
相比于那些个专门写话本子的文人,他的优点在于文笔流畅、用词精准,除此之外,由于见多识广,他什么都精通,但什么也都能说点儿。
到底是文人家庭出身,宁木完全做不到放飞自我,靠着一些不可描述的内容吸引眼球,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当话本子市场全都是这些类似的、粗制滥造的内容时,反倒是有了他的机会。
他抛弃了话本子最喜欢用的书生,开始用一个小官作为文章的主角。
一开场,就是这个主角遭遇了官场斗争,作为替死鬼被关在牢中,还有一日的时间就要行刑,短时间内,若是他找不出办法,就会没了性命。
而这位小官有着家学渊源,父亲在去世之前,是远近闻名的推官。
这一点,冤枉他、将他推入监牢的幕后黑手并不知道。
金手指、危机、目标三者全部包含,若是宁颂看了,定会大呼一声:某点爽文!
然而,在大雍朝,懵懂写出这本小说的宁木并不知道有这样一种类型,只是按照自己的吩咐和心意写下去。翌日,拿去给书店的老板看。
“我现在就给你十两银子,求你明日就把结局给我。”
书店老板哪里想过竟然还有这样的话本子存在,看得如痴如醉,刚一开始时,还能分出神来,招呼宁木坐下,给他倒水喝,等到看入了迷,完全忘记书店里还有别人了。
宁木无奈,只得在书店里到处转,转来转去,发现除了话本子、科考类书籍之外,就只剩下宁颂牵头出版的科普书籍,大到灾难科普,小到应该怎么合理吃饭,应有尽有。
无论何时都存在感拉满——不愧是他哥,宁木心想。
“你明日一定要给我结局。”不知过了多久,书店老板说道,“算了,你现在给我讲讲!”
被悬念吊得心里七上八下,书店老板干脆牺牲了明天的阅读体验,拉着宁木求解惑。
“您先和我说说,这书卖叹。”宁木笑嘻嘻地说。
书店老板与宁木不熟,但相处起来却莫名投契:“你一定给你卖到京城里去!”
老板说到做到,没有吹牛。
等到宁木一整个故事写完时,老板立刻给他联系了书坊校对、刻板、刊印,没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