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1/2)
日是个小朝会,奏事不多,只半个时辰刚过,便已可退朝,但是百官在下头等着,却迟迟没有等到薛诚拂尘一扫,说那句“退朝”,倒是宫门外的小黄门声音尖细地报着“太后驾到——”
听闻此句,列位臣工齐刷刷转身跪了下去。
在内侍、宫娥的簇拥之下,着了朝服的太后抱着个孩子,行过红罽、步上金阶,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落座在御座之侧,没有坐进那间落了珠帘的偏厢。
陆望安顺手将太后手里的星星接过来,缓缓出声:“朕幸荷天眷、喜得嫡子,今已及岁龄。想必各位爱卿,都已然知晓。”
这话不算说错,他虽然将星星的存在瞒得极紧,但是前几日便已嘱咐礼部准备立储一事,也便传出去了风声。
话方落地,满殿噤声。
列位臣工是头也不敢抬,但是又忍不住用象笏为掩护偷偷往上瞄——诶,你别说,小皇子是长得跟陛下挺像,活脱脱一个模子出来的,想来不会有假。
就在这满室的静默空档里,星星的“爸爸爸”就格外清晰。
他不怵上朝的大场面,乌溜溜的眼睛转个不停,转第一遭就看见了傅旻,难免高兴地手舞足蹈。
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已忍不住彻底挪开了象笏,仔细端详未来国之储君了,这小皇子眼真亮,一看便聪明!
陆望安担心星星在怀里会被繁复的朝服佩绶伤了,索性抱给了薛诚,可他在薛诚手上又待不住,一直往傅旻那边儿使劲儿。
薛诚看了看御台上的两位主子,得到目光准允之后,抱着他下去,交给了傅旻。
这场景本是在陆望安的预料之内,他都还想好了,到时候就说:“此子与右相有缘,那便请右相做亚父吧”。
但是傅旻不答应:“什么亚父,亲爹就是亲爹,我不当亚父。来,星星叫爸爸!”
所以,到了今日,陆望安含笑看着傅旻接过去星星,在龙椅之上的话便成了:“此子与爱卿有缘,此后,便由爱卿担任太傅,爱卿以为如何?”
傅旻将星星放下,跪拜谢恩,再起身一把又捞进了自己怀里,这样的起落逗得星星咯咯笑。
陆望安唤他平身,又扬声:“三日之后,时逢金匮,诸事皆宜。朕将往太庙祭祀天地宗祖,后行立储大典。”
闻言,群臣跪地山呼“吾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朝便退了。
三日后大典完成,一家三口累得在清晏殿里躺平,星星饿了,爬过去扒拉陆望安的前襟,被傅旻一把抄起来扔去了暖阁。
再回来,他一路将灯熄了,“明儿要出发兴国,早些休息,星星精力旺盛,且有的熬了。”
说着话他走到床边,却见陆望安已自钻进被子里睡熟了,傅旻失笑,凑过去亲吻他眼角,“明月,晚安。”
朝会之上,陆望安只说带着孩子回去祭拜先兴王,但是其实,本次回去更重要的是将二人的婚典给补了去。
虽合婚书是早就有了,但宋氏和傅旻都觉得无论如何都得给个仪式,陆望安其实对这事儿始终是个可有可无的态度,觉得俩人在一处好好过日子,就已然比什么都强了,但见傅家祖孙如此坚持,便也点了头。
总归他也想回去,也该带星星回去看看,能顺道办了典礼,也不错。
星星下生到现在,还未出过这样的远门,待出城过十里,北风吹卷、枯木萧肃、人迹见稀,他伸出小手打帘,见景色随车动而移转,激动地大叫。
但很快被陆望安抱回了车中间,“仔细灌了凉风。”
见星星皱眉,傅旻接过他去,拿小银勺喂一碗温温的酥酪,还道:“这世间没几个人参加过双亲的大婚,你小子是个有福气的。”
这话说得......陆望安捧着手炉,看着他父子俩,忍不住发笑,“说得倒没错。”
寒天人少,路也行得快,一行人赶在了浥水小年之前到了兴国。
这边同北方的小年日子不一样,北方讲究的是“二十三糖
听闻此句,列位臣工齐刷刷转身跪了下去。
在内侍、宫娥的簇拥之下,着了朝服的太后抱着个孩子,行过红罽、步上金阶,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落座在御座之侧,没有坐进那间落了珠帘的偏厢。
陆望安顺手将太后手里的星星接过来,缓缓出声:“朕幸荷天眷、喜得嫡子,今已及岁龄。想必各位爱卿,都已然知晓。”
这话不算说错,他虽然将星星的存在瞒得极紧,但是前几日便已嘱咐礼部准备立储一事,也便传出去了风声。
话方落地,满殿噤声。
列位臣工是头也不敢抬,但是又忍不住用象笏为掩护偷偷往上瞄——诶,你别说,小皇子是长得跟陛下挺像,活脱脱一个模子出来的,想来不会有假。
就在这满室的静默空档里,星星的“爸爸爸”就格外清晰。
他不怵上朝的大场面,乌溜溜的眼睛转个不停,转第一遭就看见了傅旻,难免高兴地手舞足蹈。
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已忍不住彻底挪开了象笏,仔细端详未来国之储君了,这小皇子眼真亮,一看便聪明!
陆望安担心星星在怀里会被繁复的朝服佩绶伤了,索性抱给了薛诚,可他在薛诚手上又待不住,一直往傅旻那边儿使劲儿。
薛诚看了看御台上的两位主子,得到目光准允之后,抱着他下去,交给了傅旻。
这场景本是在陆望安的预料之内,他都还想好了,到时候就说:“此子与右相有缘,那便请右相做亚父吧”。
但是傅旻不答应:“什么亚父,亲爹就是亲爹,我不当亚父。来,星星叫爸爸!”
所以,到了今日,陆望安含笑看着傅旻接过去星星,在龙椅之上的话便成了:“此子与爱卿有缘,此后,便由爱卿担任太傅,爱卿以为如何?”
傅旻将星星放下,跪拜谢恩,再起身一把又捞进了自己怀里,这样的起落逗得星星咯咯笑。
陆望安唤他平身,又扬声:“三日之后,时逢金匮,诸事皆宜。朕将往太庙祭祀天地宗祖,后行立储大典。”
闻言,群臣跪地山呼“吾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朝便退了。
三日后大典完成,一家三口累得在清晏殿里躺平,星星饿了,爬过去扒拉陆望安的前襟,被傅旻一把抄起来扔去了暖阁。
再回来,他一路将灯熄了,“明儿要出发兴国,早些休息,星星精力旺盛,且有的熬了。”
说着话他走到床边,却见陆望安已自钻进被子里睡熟了,傅旻失笑,凑过去亲吻他眼角,“明月,晚安。”
朝会之上,陆望安只说带着孩子回去祭拜先兴王,但是其实,本次回去更重要的是将二人的婚典给补了去。
虽合婚书是早就有了,但宋氏和傅旻都觉得无论如何都得给个仪式,陆望安其实对这事儿始终是个可有可无的态度,觉得俩人在一处好好过日子,就已然比什么都强了,但见傅家祖孙如此坚持,便也点了头。
总归他也想回去,也该带星星回去看看,能顺道办了典礼,也不错。
星星下生到现在,还未出过这样的远门,待出城过十里,北风吹卷、枯木萧肃、人迹见稀,他伸出小手打帘,见景色随车动而移转,激动地大叫。
但很快被陆望安抱回了车中间,“仔细灌了凉风。”
见星星皱眉,傅旻接过他去,拿小银勺喂一碗温温的酥酪,还道:“这世间没几个人参加过双亲的大婚,你小子是个有福气的。”
这话说得......陆望安捧着手炉,看着他父子俩,忍不住发笑,“说得倒没错。”
寒天人少,路也行得快,一行人赶在了浥水小年之前到了兴国。
这边同北方的小年日子不一样,北方讲究的是“二十三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