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半夜才睡,早上又起那么早,方子晨怕赵哥儿累着了,嘱咐:“回去吃了饭,先休息休息,有什么活儿留着我晚上回去做。”

    赵哥儿笑着:“知道了。”

    乖仔乖乖坐在羊背上:“父亲,乖仔会想你滴!”

    方子晨亲他额头,又在他脸上左右各落下一个吻:“我也会想你。”

    “父亲,乖仔舍不得你哟。”

    “儿砸······”

    “……”赵哥儿都想叹气:“你们够了。”

    晃晃悠悠回了家,赵哥儿揉了揉腰,昨晚方子晨要了他两次,方子晨问他腰还疼不疼,他说不疼其实是假的,吃饭的桌子那么硬,他又太久没经历这事了,怎么可能不疼。

    但疼也不能休息,家里要忙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

    早上还剩两包子,赵哥儿热了一下,跟乖仔分着吃,勉强凑一顿。

    十月中旬,早上晚上就开始凉了,可中午还是会热,包子温过一次后干得很,乖仔咽一口,眉头就拧在一起,小脖子伸得老长。

    赵哥儿打了一碗水,让他就着包子吃。

    第84章

    刚吃完,柳阿叔儿媳就背着辣椒来了,辣椒不贵,一斤也就三文钱,赵哥儿回屋数了六十个铜板出来。

    柳阿叔儿媳接过铜板高兴得很,掏出荷包就要往里头装,赵哥儿道:“柳姐,不数一下吗。”

    柳阿叔儿媳是柳阿叔堂哥的女儿,两人算是叔侄关系,按现代来说,近亲是不可以在一起的,可这儿的人讲究亲上加亲。

    辣椒家家户户都种,一颗就结得老多,也辣,村里人通常都是拿来当配料的,一顿最多能吃几个,自己地里的菜那都是不值钱的,卖都卖不出去,很多都是烂在地里,可不种,空着地,又觉得浪费心疼。

    虽说都是村里人,但村里人贫富差距也大。

    像河大愣这种世世代代扎根小河村的,开荒开的山都被他们刨了一半,家里的地就多了,在村里也有一两块菜地,当初刘叔刘婶带着儿女逃难来到小河村时,也是运气好,村里有户人家,那家人儿子打赌,输了老多银子,没得办法,就卖了田,刘叔拿出全部家当,又去村长家借了银子,才堪堪凑够在村子里买了块菜地。

    有些人在村里没有菜地,那种菜就只能种到离家很远的田里去,先不说每天摘菜容不容易,离得远了,半山腰上,挑水浇菜老大难,累死累活的,好不容易种出来了,离村里远,人气稀薄,畜生就狂妄,鸟啄虫吃老鼠咬,最后是毛都不剩,所以是涝的涝死,旱的旱死,还不如挖野菜来得实在。

    柳氏家两块菜地,每年都种得满满当当的。

    油盐贵,每次油都是按滴放,盐巴都是按颗数,菜油盐少了,煮的就不好吃,而且家里就八/九个人,又不是母猪,菜吃不了多少,她觉得这铜板就跟白捡的一样,就算真的少它个几文,又算什么。

    她笑着,说好话:“没事,赵哥儿你实诚,姐信你。”

    柳氏笑呵呵的在堂屋坐下。

    她平常虽有些扣,但心性不坏,也知道好赖。

    村长家的祖屋之前是破破烂烂,满院的杂草,屋顶和了泥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茅草也被风卷走了大半,歪墙烂瓦,满屋萧条凌乱。

    可这会屋里干干净净,有了桌子板凳,井然有序。

    院子里右边靠近房屋的地方摆着几个木头桩子,想来是赵哥儿从山里扛回来,拿来坐的。

    左边一块种了些萝卜秧子,白菜和香菜与葱,绿油油的,看着挺喜人。

    屋里墙上挂着风筝,桌上堆着一些小零食,都是方子晨买回来的。

    赵哥儿喜欢吃甜的,但他平日都不太舍得吃,就每天吃一点点。

    他吃的时候,乖仔才吃,他不吃,乖仔馋了,但也不会闹,实在馋得厉害了,就两手搁着下巴趴在桌边看,看一下,像是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