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方子晨想了想:“大概是生气,悲伤,委屈的那种吗?”

    “对。”赵云峰回。

    方子晨:“往死里来吗?”

    赵云峰笑了起来:“你有那个文采,倒也可以。”

    方子晨想起王大爷,当下就道:“我大抵是绿了,横竖都睡不着,坐起来点了一只烟,这悲伤没有由来,黯然的看着床头两个娃,一个不是我的,另一个大抵也不是我的。”

    赵云峰:“······”

    赵云越当晚追了方子晨三条街。

    方子晨躲在外头都不敢回来,算是懂了赵云峰的心情。

    这人真的是,叫他描述,他描述了,却又想打他。

    他现在是真的生气又委屈。

    赵哥儿没空去店里做活儿,不免惦记,赵嵩便安排了两婆子过去,但锅底料的熬煮,就赵哥儿和方子晨晓得,铺子做的麻辣烫生意好,周边几家都跟着学了,可底料没自家铺子的香辣,烫出来的吃食总少股鲜香劲,因此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周边几家铺子虽是卖得比较便宜,但京城人,也不缺那么十几二十文的,都乐意去赵哥儿铺子里吃。

    赵哥儿对这两人不放心,底料的熬煮只能让方子晨来。

    他问方子晨行吗?

    方子晨虚张声势,胸脯拍得啪啪响。

    男人能说不行吗?

    不行也得说行。

    赵哥儿也晓得这人几斤几两,熬个猪油都能满屋子蹿,便亲自教了他两遍。

    这种活儿,其实看着做似乎很简单,但简单归简单,自己做起来相当的要人命。

    方子晨到了铺子,在厨房里咚咚当当,手忙脚乱,谢肖宇站门口看他,总觉得他跟外头那些抓鬼跳大神的老道士一样,围着灶台,跳两下,抓了一把干辣椒放锅里,锅里炸油了,他又跳两下。

    方子晨熬锅底油,只觉跟打仗一样,都按着步骤来,可熬出来的汤底味道总差赵哥儿一大截,怪不得现代那么多美食教学视频,大厨却又那么少,但自家锅底油用的香料多,随便煮煮,都能甩其铺子几条街。

    赵家家大业大,郑佩瑶自是瞧不上一小铺子,下月便是春闱,赵嵩原是想让方子晨呆家里的好好准备,他同大学士阁老有些交情,还想着请来,给方子晨抓些重点,传些经验,做个小六元,不过方子晨拒绝了。

    赵嵩只当他有主意,便也没强求,但郑佩瑶却觉得方子晨是飘了,自以为是。

    小地方上的小四元,再优秀,在京城这人才济济,天之骄子云集之地,多少是不够看的。

    京城子弟,他们大多有着傲人的天赋和完美的家世,以至于他们一出生,就站在了高处。

    方子晨即使是再优秀,但比起人来,不是差了一星半点,他没有拿得出手的家世,也没有任何的依靠,即使高中又如何?

    状元说得是好听,到小地方上,也算一方人物,但在京中只六品,没人帮衬,便算不上什么了。

    郑佩瑶虽后院之人,朝务不通,但也不是孤陋寡闻之辈。

    考中状元与“当大官”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考中状元后,朝廷通常会安排他们在翰林院当一个从六品的小官。

    从六品,算起来,不过比七品芝麻官大一些。

    翰林院多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等。

    一些人虽然过五关斩六将考中了状元,但只能证明他书读的不错,至于是否具备处理政事的才能,还需要再考察。

    因此很多状元进入朝堂后,基本都是在翰林院干些抄抄写写的工作。

    状元大多是被留在京城做个六七品的小官,慢慢往上升,也有些直接外放,然后一辈子再没能回过京。

    京城多是官官相护,没有人,就难往上走,有些人一位置一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