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双眼搁太上老君炼丹炉里头练过,赵哥儿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晓得赵哥儿难受,方子晨虽是心疼,但也没办法,只能每天回来逗逗他,虽然每次逗到最后总被赵哥儿从房里打出来。

    方子晨给他按着脚,乖仔也凑了过来,站在赵哥儿跟后,鼓着腮帮子给赵哥儿捶肩。

    “爹爹舒不舒服?”

    赵哥儿侧过头亲了他手背一下:“嗯!舒服的。”

    乖仔笑起来,捶得更卖力了。

    京城十月下旬就开始冷了,赵哥儿预产期就在下月。

    十月二十七号那天,镖局过来,送了两箱货,是周哥儿寄过来的。

    里头有封信,看着字迹歪歪扭扭,大概是初学,笔迹还很稚嫩,一猜就知道了,应是溜溜写的。

    从源州单单的送封信到京城要好几两,若是带了东西,那银子去的更是多,这两箱子又大又重,怕是要去十几两。

    源州生意做的好,赵哥儿去信让林小侠涨了刘家一家的工钱,这其中不说情分在,就刘家勤勤恳恳做了这么久,也是该涨的。

    他偶尔也会给周哥儿去信,周哥儿不识字,但好歹溜溜会,不过先头溜溜字还不怎么会写,回信就少,后头毛笔字写的好了,会写的多了,周哥儿经常的给赵哥儿来信,两个哥儿到底是闺蜜,话多得紧,每次写信都是厚厚的一叠。

    乖仔也常给小竹马去信,说他有多想他,问他在书院好不好?有没有被欺负,被欺负了就告诉他,他再告诉父亲,让父亲回去收拾他们。

    溜溜在书院里,有着方子晨和秦老这一层关系,自是没人敢欺负他。

    方子晨今儿正好歇息,这会把箱子抱进正堂,打开一看,里头满满的都是些干货。

    这是小河村村民送的礼。

    有好些干菜和一些黑黝黝的腊肉,另一箱子里头满满的装的都是小孩子的衣裳,有帽子,有鞋子,还有一些尿布。

    料子摸着还算得好,虽是比不得京里,但在村里住过,便能晓得了,这是农家人能给的最好的礼。

    第356章

    这料子一尺都要几十文,小河村过的最好的就属村长一家,即是如此,当年他小孙子出生的时候,这样的料子他们家也没舍得买,更别提其他家,这会大家买了,做了衣裳寄过来,真是大出血了。

    谁家给的什么,周哥儿在信上都写的清楚。

    ……

    九月那会,村长家的哥儿出嫁,舟车劳顿,刘婶子和刘叔上了年纪就没折腾,周哥儿和刘小文回了一趟村。

    换了其他人家,寄个礼回去意思一下就行了,但河西亲自说了,不回去不行,他们到底是还要在村里过活,村长面子总要给,而且先头两月下了大雨,河西说他们家里堂屋顶上的茅草被吹走了些,刘小文就想趁机回去修补修补,不然留久了,下头的房梁风吹日晒的,容易坏。

    方子晨当年中举,按照规矩,是要回乡祭趟祖的,可偏的方子晨外来人,虽是落户在小河村,但在村里没半个亲戚,回去祭祖也不知道祭谁,而且当时又赶着入京,没就能回村。

    赵哥儿在河西送辣椒来的时候,也同他说明了,村里人知道了,难免觉得可惜,不过后头方子晨一路高歌猛进,成了状元又进了翰林,名儿传出来了,这状元哪里来的?

    人祖籍扶安镇小河村。

    小河村先头出个秀才,有点儿名了,后来出个举人,出名了,出个官儿,彻底出名了。

    扶安镇秀才都少有,更别说状元,大家脸上是个个有光。

    大家走出去,你哪来的,扶安镇?哎呦,那不得了啊!原来你是状元郎老乡啊,失礼失礼。

    消息从京城传回来,蒋县令功绩上添了一笔,是乐得见牙不见眼。

    村里人知道人留京城里了,不回来了,做了官儿,好像很厉害,乡试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