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从田埂上跳到地里,借老王头的锄头挖了一下,确实是干的,十几厘米深了,下头的土跟着地面表层一样,干巴巴的没带点水分。

    赵哥儿有经验,不用挖就知道,因为地里干裂得厉害。

    红薯属于耐旱性极强的农作物,怪不得只能种着玩意儿。

    若是种水稻和玉米,别说颗粒无收,长不长得出来都是问题。

    老王头带了两红薯来当午饭,这会就放在田埂上,一个就鸡蛋大。

    红薯这玩意儿,土壤肥沃些,能一个一斤。

    “赵哥儿。”方子晨朝他招手:“这地儿适合种谷子吗?”

    水稻适合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的土壤种植,赵哥儿有十几年的种田经验,算是一把老手了,他点头后又叹了气说:“能是能,可太干了种不了。”

    水稻水稻,没有水,一切就都是扯淡。

    赵哥儿看着好亲近,旁儿几人就说了,他们这地儿别说水稻,玉米也不好种。

    春季那会儿会下点毛毛雨,种的玉米倒是能长起来,可春季一过,后头就不行了,夏季常说是多雨这季节,可这话在这儿不适用。

    “说来几位贵人可能不信。”一老妇抬手一指远方,那儿是连绵的山脉,比周围的山都要高些:“那山后头便是安平县,夏季那边会下雨,但我们县这边却是不下。”

    这没什么好不信的。

    方子晨之前就读的高中离军区不远,就几个公里,好几次放学他奶奶就电话来,说下雨了,开车不安全,让他先呆学校里,雨停了再让司机过来接他。

    可那会儿他抬头一看,阳光明媚无比,在地面上煎鸡蛋都行,下的毛雨。

    “后头干啊!时常的大半月都不下一场雨。”老妇愁着说:“玉米就长得不太好了。”

    一年辛苦种下去,又是抓虫又是锄草,天天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天都不敢歇,结果到头那玉米却是空杆无穗,颗粒无收。

    都说付出就会有收获,这话也不尽然对。

    豆子也种不了,村里人后头就种了红薯。

    这几人穿着都灰扑扑的,干瘦得紧。

    方子晨起身后一指南方:“境河是不是在那个方向?”

    有一汉子点头:“是。”

    方子晨若有所思。

    赵哥儿好奇了:“夫君,你怎么知道?”

    境河是个啥子他都没有听说过,都是一起来的涸洲,他夫君咋地晓得。

    “地图上画有啊!”方子晨说:“而且翰林院里头有相关方面的书籍,记载着各个地方的事儿,看多了就知道了。”

    赵哥儿眨着眼睛:“你还看书了?可你上值的时候不都在睡觉吗?”

    方子晨脸都干了,哽着脖子:“哪王八蛋说的?”

    赵哥儿很老实:“皇上。”

    方子晨:“······”

    他干活的时候,个个的眼瞎,没一人见着,他趴桌子上睡觉,怎么就个个都知道?连着那挨千刀的老禽兽也知道?

    “你别听他瞎说,这简直是污蔑。”

    问了情况,方子晨一行人又去村里逛了一圈,老王头跟着。

    村里穷得是超乎想象了。张泉几人京城本地人,一出生就在最富饶的地,这会骤然看见那些低矮简陋的,泥土搭建的茅草屋,眉头蹙得死紧。

    京城最穷苦的人家,茅厕盖的都比这个好。

    村里有些孩子在路边玩,一扫眼过去,方子晨觉得自己好像到了非洲部落。

    孩子们光着脚丫,皮包骨,蓬头垢面糙头发,穿的衣服······

    那真是不说也罢,衣不蔽体都不足以概括,这会儿三月都还冷得紧,大概的也就几度,腊月更是冷,要是都这么穿,怪不得会年年的冻死人了。

    方子晨心头沉重得紧,几个小孩子怕人,原先蹦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