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给他,张帆都没搞懂,自己看了一下,竟是什么保密协议。

    他靠这吃饭,自是不会跑外头说的,咋的还要摁手印?

    “大人这是?”

    方子晨道:“我做的纸用料同你们平常用的不一样,而且我是要造卫生纸和宣纸两种,你签了,我才能让你留下来。”

    大夏造纸,多是用的构树树皮,剥下来晒干了再浸泡软化,之后便是熬煮捶打,打烂了的木浆放入水中又加上自制的粘合剂,搅合均匀后,就可以捞纸了。

    张家也是如此这般做的,这会儿一听,愣了,造纸还能用别的料?张帆打听过,楚家造纸也是这般造的,他想到仓库里推成山的稻草,想到最近村里一直谈论的化肥还有水泥路······

    想签,可是契书里写了泄密后,不止要赔钱,还要坐二十年牢,他要是泄密给旁儿亲戚或子孙,借此发家致富,一经发现,子孙亲戚也得坐牢。

    太过严苛了。

    但也合理,稻草廉价,要是真能造了纸,这就是暴利了,谁不眼红?自己干不好吗?就算自己被契约‘束缚’,那也可以交给儿子们做啊!以后子孙就能好起来了。

    多的是人见财起意。

    张帆道:“这事儿我先回去同家里人商量商量。”

    “可以。”

    张帆去了很快又来,签了契书。

    方子晨拍拍他肩膀:“你很上道啊!”

    张帆受宠若惊。

    师傅招来了,建纸厂开始招工了。

    这事儿赵哥儿自会办,方子晨同张帆一头扎入造纸大业中。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看了小可耐们的评论,说一下吧!

    先头写的就是涸洲这边老百姓对官老爷有敌视,但当官的每一个好东西,这观念存在几十年了,只一水泥路就让老百姓对当官的改变观念,我觉得不合理,因为这不是他们最需要的,也没有从中获得真真切切的于之密切相关的好处,造纸厂就更加了,但这些都是‘辅助’,所以我在这里百姓心理活动就描写多一些,就是一个改变的过程吧!(可能用力过猛了)

    再有一个就是,古代信息传递并不发达,特别是村里,写李翠花这环节的目的,就是写一个为什么要急于传达的过程吧!不然我下章招兵了,偏远村子也来,方子晨没给过他们切实的好处,他们为什么要响应号召?这太夸张了,不符合前头所写。

    还有魏娘子这个,就是写一商人不行商来‘打工’,脑子糊涂了?自己干不香吗?不说详细了,大概也要被找bug,因为自己做生意不比给人打工强?这说不过去。

    就是写的这一些,我想着要尽量圆起来,合乎情理,所以啰嗦了。

    (^▽^)

    最后还有谢谢小可耐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377章

    方子晨有理论没经验,张帆有经验没理论,一个动嘴一个动手,虽是用料不同,但到底是‘殊途同归’。

    张帆废寝忘食,带着一颗激动的专研的心,扎在造纸厂里不出来,方子晨是一到时辰吃饭就不见人,历时十三天,卫生纸造出来了。

    十五天时,宣纸造出来了。

    薄厚一致,纹理均匀。

    竹子砍了,不是马上就可以拿来造纸的,通常还要经过‘浸泡’,稻草也是如此,一般采用红壤土质种植出来的稻草最是好,加料蒸煮过后也需要长时间的晾晒,因此年初那会儿来安平县这边查看境河相关资料时,方子晨就派张家辉着手做了,为着这事儿,他在安平县逗留了许多天,不然光是查看‘文献’,照他看书的速度,一两天也就完事了。

    不过先头张家辉领命去办时,是在广安村砍的竹子,‘晒’的稻草,如今已经全部搬运过来了。

    方子晨拿了一叠卫生纸回家,卫生纸手感柔软,且又莹白,赵哥儿瞧着心一直在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