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吃过,人肉也吃过,快要饿死的人,谁也顾不上道德与良知。

    在一群骨瘦如柴,肋骨都以为消瘦而突出的“骨头架子”中,皮下稍微还连着点肉的,已经算是胖了。

    难民们绝望麻木的目光空洞而哀伤地扫过这人,有些苦涩,更多的是习以为常的无动于衷。

    大概是才当难民不久吧,时间再长点,这点肉也会熬没的。

    胖难民还搀着一个老人,同样辨不出相貌,唯有几缕还没完全被污泥糊住的银丝昭示了年龄。

    天冷,老人穿的不算多,寒风吹来便一阵发抖。

    胖难民已经把自己身上能脱的衣服全都盖到了老人身上,可不过是多一片少一片布条,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这种时节最容易死的就是老人了,其他人冷漠地看着,最多的善心不过是把他们围在中间,用自己的身体多挡一点风。

    除此之外,再多的,他们就给不起了。

    老人低声道:“聂将军,是老朽连累你了。”

    开口时还有因寒冷发出的牙齿打颤的声音。

    “陆公,你别这么说,是四皇子他胆大包天,你放心,太子殿下很厉害的,他一定能帮得了我们。”聂时云信誓旦旦,对沈明欢抱着十二万分的信心。

    陆屿内心苦笑,独在异国为质的太子殿下,能保住自己已经足够艰难,又哪有多余的精力护住他们呢?

    难民们聚在墙根。

    进城要钱,他们没有钱,他们只能希冀住在城里的大人路过,能够看在今天是除夕的份上,给他们几粒铜板。

    至少城内还有可以遮风避雨挡雪的破庙。

    “让开让开,别挡路,闪一边去。”

    城内忽然来了一队侍卫,推搡着城门口的难民。

    难民们不敢反抗,唯唯诺诺地退后,他们心里不安极了,这么冷的天,在城外没有吃的,不饿死也会冻死的。

    侍卫叉着腰喊道:“算你们运气好,太子殿下心善,连着三天都会在这儿施粥。”

    又一队下人推着板车姗姗来迟,车上载着两大桶粥。他们找好地方,将盖子打开,氤氲蒸腾的热气瞬间便奔涌了出来。

    侍卫看着一双双像是忽然活了过来一样的眼神,鄙夷地嗤笑一声:“还不快谢过太子殿下恩德?”

    不过是一碗掺了糠麸的稀粥,就没出息成这个样子。

    “谢过太子殿下恩德。”难民们并不在乎侍卫的讥笑,一句话而已,能换一碗粥,值当得很。

    这粥还冒着热气呢,喝完身子都会暖很多吧。

    侍卫再度嗤笑,“都排好队,一人一碗,不许争抢。喝了我们殿下的粥,就要记得我们殿下的好。”

    赵元诚原本没想施粥,他看不上这些人的民心。

    如果不是那位父皇大手笔请回来的周衍先生要他这样做,如果不是知道沈明欢心善,重视这些一文不值的难民,赵元诚才懒得理他们。

    他是做给周衍和沈明欢看的。

    聂时云端了一碗粥回来,递给陆屿。

    逃亡三月,出生富贵的小将军已经能很自然地放下身段。

    他没再去排第二次队,席地坐在陆屿旁边,看他小口小口喝着滚烫的热粥,拖着下巴忧愁道:“陆公,燕国居然有太子了,我上次来的时候燕帝还没这个打算,你说他们是什么时候立的太子?”

    “应该就是这三月之内的事。”粥很烫,可陆屿很久没吃东西了,喝的不算慢。

    一碗热粥下肚,他总算觉得好受了些。

    聂时云接过碗,这次粥不多了,他只拿到半碗。

    聂时云又递给陆屿,接着上一个话题忧愁地叹气:“不知道这位太子是哪位皇子。”

    他对那个拿着鞭子打人的三皇子记忆犹新,可千万别是这个三皇子,要不然太子殿下这半年来定然很难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