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惶惶的地步,但是但依然有些人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因而从好友口中得知此事的柳子轻,那幅还没作完的画,终于提不起笔了。

    如果褚回在这的话,一定认得画中的屋宇,乃是他们在九曲县中第一次见面的破庙。

    庙中,柳子轻躺在干草上,褚回坐在一旁,呈守护的姿态,小小的空间,莫名让人心安。只是画纸上的两个人仅仅画出了轮廓,还没有着色,眉目间也是一片空白。

    她原想把这幅画完成,那人也应该回来了吧,却没想到才画了一半,那人便失去了音信。

    这一刻,柳子轻第一次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是能枪善武之人,那样的话,她就可以策马营救夫君于千军万马之中。

    可是她不是,她肩不能扛,手不能挑,只是一柔弱女子。既没有武艺傍身,也没有行军之策,去了也只能徒增负担,帮不上什么忙。

    可是不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她只能焦灼的在府中等待,望着远处天空,看窗外的月亮升起,自己却无能为力。

    或许是自相遇起,她们就一直在一起,大概是距离太近了,习惯了对方的好,哪怕知道这份感情来之不易,哪怕把对方当成最珍贵的人,可是依然少了几分珍惜。

    如今可能失去了,柳子轻才知道,以往的什么矜持都无用,如果早知道,有朝一日她们有可能面临生死之别,那么她一定会多对褚回人笑一笑,少给她一些脸色看,每天多一些拥抱,晚上的时候,也多亲一下她的嘴角,让那人也笑得多一些。

    远在边境的楚回,正沉浸在走出山林的喜悦之中,完全不知道,遥远的京城之中有人为了她整日整夜的提心吊胆。

    永安携三军大胜归来,当她们回到京城的时候,消息已经先一步到达,总算是及时稳住了局面。

    而那些不该动心思的人,也暂时收了收自己的心思。太子率兵凯旋归来,这时安国的百姓才知道,原来那些游那些敌国并不是不能反抗的,原来他们也是不堪一击的。

    要知道战报上写的是尽数全歼敌人,那是什么意思?一举将敌人覆灭呀,他们的太子是这个国家的英雄。

    “子轻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

    “子轻”

    “嗯”

    短短几个字,在拥抱的时候,柳子轻悬在半空的心才稳稳的落了地。

    当日,褚回亲手为柳子轻的那幅画着了色,添了眉目进去,画纸上的两个人,栩栩如生,正是初遇时。

    第59章

    她想,下半生只求平安喜乐, 绝不让柳子轻再为自己担心。

    经此一战, 太子立下了君威, 不出意外的得到了众多武将的拥护, 更是改变了安国历朝以来重文轻武的局面。也让周边各国再不敢小觑这偌大安国, 今后与安国的来往之间,怕是要掂量一番了。

    同时, 也令那些不安分的人收了心思,太子给人的印象, 从此不再只是表面上那样仁善。要知道, 亲自上阵杀敌的皇储,在安国历史上并没有几个。

    仅有的几位, 无一不是是杀伐果断的煞神,君威难犯。

    六月底,安皇病逝, 太子宋渊登位。新皇改国号为永安,一是那位为保国体, 自焚于城墙上的永安公主, 二是取永远和平安定的意思。

    新皇上位之后,一改往日重文轻武的局面, 不仅开了武举考试,且在各学馆内,增设了行军、出阵、以及谋略等课程。

    当然,为了不打破文武并重的局面, 她也没有太过分的推崇武学,而是小心、努力的维持着文武之间的平衡。

    治国之道,既不能尚文,也不能崇武,任何时候都不能一家独大。任何东西,只有相互牵制,才能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褚回对这个观点报以支持和赞同,因为在现代,诸多研究和实验也在验证,没了天敌的种族,最终只会走向灭亡,只有互相牵制,才能循环往复,一直走下去,人亦如此,有了约束才能长久。

    褚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