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罚我,那就去找父王,让父王去跟陛下建议,或者母妃到外面去找交好的命妇诉说我的不孝狠毒,让御史到陛下那里去参我一本。但我还是要提醒母妃小心祸从口出,毕竟如母妃所言,莫要连累了王府。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二哥和母妃说话了。”

    说完便利落地一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李如诗只觉得一阵头昏眼花,心口闷得厉害,喝了侍女分上来的安神茶又在宣旭好一番劝慰下才稍稍平复心绪,一缓过来就又开始跟宣旭絮絮叨叨地数落着宣景的“劣迹”。

    第十三章 谁是谁爹?

    都说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可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世上就是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李如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当年宣景出生时,宣旭已经两岁,李如诗几乎将所有的母爱都投入到了长子身上,宣景的到来算是个意外,也不在李如诗的期许之内。

    怀着宣景时李如诗很不舒服,孕期反应极大。且那段时间本该是她在王爷面前固宠的时候,却因为意外怀有身孕不便伺候王爷而让魏侧妃钻了空子,重得王爷的喜爱。这就让李如诗有些迁怒还未出世的宣景。

    而小小的宣旭却十分懂事,不吵不闹,对她很是贴心,这一对比就难免更加偏心。

    后来宣景出生,却又是那样“克父克母”的命格,就让李如诗更加不喜欢起来,深深觉得这孩子就是投胎来找自己要账的,是她前世的孽债,巴不得赶紧将其送走,最好永远不要回来王府。每年年关宣景回来时她就觉得胸口闷闷的不舒服,便更加坚信自己的猜测,对宣景也越发不待见。

    当然这些不能让王爷知道。

    作为厉王的枕边人,李如诗当然知道对于宣景“克父克母”的命格厉王看得越来越淡,相反,甚至因为宣景在边关屡建功勋而对这个儿子有了几分另眼相看的意味。况且李如诗觉得宣景惯会做戏,在旁人面前总是表现的天衣无缝十分孝顺懂事的模样,她要是做得太过也会让王爷不喜,觉得她为母不慈,便也只能在有王爷在场时与宣景虚与委蛇,私下里却从不给宣景好脸色。

    一想到宣景这次回来应该会长留京中,李如诗就觉得胸口又疼了。

    另外一头,宣景离开海棠苑后就回去自己的院子,不意外地看到该是翻墙进来已经久等多时的荣启和陆潇、胡靖。

    宣景常年征战在外,这院子却还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不用想也知道该是面面俱到的高满的功劳,李如诗是不用想的。

    荣启摇晃着折扇笑得一脸狐狸相:“让我猜猜,厉王没少对你说教吧?不过既然陛下都不罚你了,他最多也就叮嘱你两句,让你日后行为谨慎些,不要意气用事,对不对?”

    宣景笑了一声,“你倒是了解,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他儿子。”

    “嘿,不一定得是父子才能了解啊!咱俩也算是互相了解,谁是谁爹?”

    噗!

    一旁的陆潇和胡靖忍不住笑喷,在宣景看过来后又立即恢复正色。荣公子敢这么跟将军开玩笑,他们可不敢。

    宣景转头对荣启道:“说正事,我让陆潇协助你去调查进城时混在百姓中的那些假称卢鸿关的人是怎么回事,尽早给我答复。”

    陆潇一愣:“假称?难道他们不是卢鸿关的百姓?”

    宣景:“之前却有卢鸿关百姓跟随,但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