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1/2)
席。出乎意料且不易察觉,但那眼神看去的方位确实与以往不同。
夏千枝与那眼神对上了。
不是自作多情,“虞姬”确实看的是自己这个方向,她能确信。
而也就是那一刻,夏千枝意识到究竟是什么变了。不知不觉中,她已能读懂俞秋棠的一切眼神。
那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潇洒,都要斗志昂扬的眼神。
不是结束,而是开端。
“虞姬”死后,夏千枝照常再没有心情看最后一幕。想来也很好笑,无论看过多少场,她从来就没注意到最后一幕究竟演了什么;或许在她心中,虞姬一死,《霸王别姬》就已经结束了。
全剧终了。
这是戏台前,有史以来最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各色绣花钱袋扔到台上,如鲜花铺满的大道,迎接俞老板的返场。
戏台前的观众们纷纷站立起来,形成一片错落有致的人山人海。那是真情的致意,那是不舍的送别。
“好!!!”
“俞老板,俞老板!”
“后会有期!”
“俞老板——”
左侧的老奶奶也站了起来,站起时双腿有些抖,但打了几个颤后也终如松树般笔直。她的嗓音穿透力十足,在一群戏迷中很是突出。
俞秋棠站在台上,冲大家一次又一次地鞠躬。在某一次抬头时,她的眼里已噙满泪水。
而看到台上的人含泪,夏千枝也鼻子一酸。
环顾四周片刻,俞秋棠看到了夏千枝身旁的老奶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她激动万分,想下台迎接又想让前辈上来。
“迟姨!”
站起的戏迷们纷纷转头,看向夏千枝身旁的老者。不看不要紧,一看还把她身旁的乐坛天后看到了。
今日VIP区的观众都来头不小啊,人群更加沸腾。
但今日是京剧的主场,谁也没用天后的名字打扰凤箫馆,焦点便集中到了那位老者身上。
“迟锦芳!”
“这真是迟锦芳啊!”
是的,那是现役国家京剧院的老前辈,京剧圈内大名鼎鼎的三团团长迟锦芳。
原来是她,夏千枝这才反应过来,17年的春晚这位老奶奶也在,难怪眼熟,只是当时没说上过话罢了。
迟锦芳冲周围的人们摆摆手。
“迟锦芳!迟锦芳!”戏迷们的呐喊分外热烈。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迟锦芳走到了戏台边,一个大跨步上了台,站定到俞秋棠身边。
“您说两句?”俞秋棠恭敬地将话筒递到她面前。
迟锦芳落落大方地接过话筒,冲台下的戏迷们笑笑。她不像是有备而来的样子,但语言组织得井然有序,情真意切。
“小棠两场演出我都看完了,只能用一个词来总结:精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活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人物,老生青衣都唱,还唱得有模有样。虽然今天这是因不可抗力而举行的告别演出,但各位可别丧气,这才不是真的告别,她可承诺了将来要接我的三团,承诺了没有?”
“承诺了。”俞秋棠低头。
“虽然你马上要进那什么娱乐圈儿还债了,但京剧你也会勤加练习的吧?”
俞秋棠忙道:“那当然。”
迟锦芳对台下的观众笑道:“各位可听她说了哈,她说会练的。十年之后,若‘俞团长’唱得退步了,你们赶紧把她打下台轰走啊。”
俞秋棠腼腆笑笑,没说话。
迟锦芳继续道:“说实话,你去另一片天空打拼,我也很高兴。现在京剧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宣传,而你在电视机上一出现,大家就知道京剧是怎么回事儿了。知道的人多了,潜在的戏迷也就多了。”
温暖又真切的话语最能打动人心。听着听着,夏千枝也觉得热泪在眼眶中打转。
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吧,谁敢再叫他们“傻子”呢。
夏千枝与那眼神对上了。
不是自作多情,“虞姬”确实看的是自己这个方向,她能确信。
而也就是那一刻,夏千枝意识到究竟是什么变了。不知不觉中,她已能读懂俞秋棠的一切眼神。
那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潇洒,都要斗志昂扬的眼神。
不是结束,而是开端。
“虞姬”死后,夏千枝照常再没有心情看最后一幕。想来也很好笑,无论看过多少场,她从来就没注意到最后一幕究竟演了什么;或许在她心中,虞姬一死,《霸王别姬》就已经结束了。
全剧终了。
这是戏台前,有史以来最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各色绣花钱袋扔到台上,如鲜花铺满的大道,迎接俞老板的返场。
戏台前的观众们纷纷站立起来,形成一片错落有致的人山人海。那是真情的致意,那是不舍的送别。
“好!!!”
“俞老板,俞老板!”
“后会有期!”
“俞老板——”
左侧的老奶奶也站了起来,站起时双腿有些抖,但打了几个颤后也终如松树般笔直。她的嗓音穿透力十足,在一群戏迷中很是突出。
俞秋棠站在台上,冲大家一次又一次地鞠躬。在某一次抬头时,她的眼里已噙满泪水。
而看到台上的人含泪,夏千枝也鼻子一酸。
环顾四周片刻,俞秋棠看到了夏千枝身旁的老奶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她激动万分,想下台迎接又想让前辈上来。
“迟姨!”
站起的戏迷们纷纷转头,看向夏千枝身旁的老者。不看不要紧,一看还把她身旁的乐坛天后看到了。
今日VIP区的观众都来头不小啊,人群更加沸腾。
但今日是京剧的主场,谁也没用天后的名字打扰凤箫馆,焦点便集中到了那位老者身上。
“迟锦芳!”
“这真是迟锦芳啊!”
是的,那是现役国家京剧院的老前辈,京剧圈内大名鼎鼎的三团团长迟锦芳。
原来是她,夏千枝这才反应过来,17年的春晚这位老奶奶也在,难怪眼熟,只是当时没说上过话罢了。
迟锦芳冲周围的人们摆摆手。
“迟锦芳!迟锦芳!”戏迷们的呐喊分外热烈。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迟锦芳走到了戏台边,一个大跨步上了台,站定到俞秋棠身边。
“您说两句?”俞秋棠恭敬地将话筒递到她面前。
迟锦芳落落大方地接过话筒,冲台下的戏迷们笑笑。她不像是有备而来的样子,但语言组织得井然有序,情真意切。
“小棠两场演出我都看完了,只能用一个词来总结:精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活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人物,老生青衣都唱,还唱得有模有样。虽然今天这是因不可抗力而举行的告别演出,但各位可别丧气,这才不是真的告别,她可承诺了将来要接我的三团,承诺了没有?”
“承诺了。”俞秋棠低头。
“虽然你马上要进那什么娱乐圈儿还债了,但京剧你也会勤加练习的吧?”
俞秋棠忙道:“那当然。”
迟锦芳对台下的观众笑道:“各位可听她说了哈,她说会练的。十年之后,若‘俞团长’唱得退步了,你们赶紧把她打下台轰走啊。”
俞秋棠腼腆笑笑,没说话。
迟锦芳继续道:“说实话,你去另一片天空打拼,我也很高兴。现在京剧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宣传,而你在电视机上一出现,大家就知道京剧是怎么回事儿了。知道的人多了,潜在的戏迷也就多了。”
温暖又真切的话语最能打动人心。听着听着,夏千枝也觉得热泪在眼眶中打转。
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吧,谁敢再叫他们“傻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