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日限量供应,保证能撑到明年葡萄成熟的时候,再说就算没有葡萄,到时候酿点其他的果酒也能应付一下。”

    “行,你知道就行,走~今天是腊八节,早上的时候我就让王婶把腊八粥熬上了,现在喝肯定刚好。”

    “娘,各个工坊里面最近有事吗?”

    “能有什么事,你王叔管着的,齐里正也是经常过来转一转,没什么事。”

    齐里正虽然没有拿一分工钱,但是齐氏族人现在好多都在工坊里面做活,他怕这些人不珍惜活计,经常来看看,督促族人要好好做工。

    “那你看哪天有时间我们请里正爷过来吃个饭吧,算了,里正爷估计不会来,我给里正爷家准备一份年礼吧。”

    “对,我们孤儿寡母的不好请客,节礼你备厚一点就行。”

    这村子里什么都好,就是有些闲妇的嘴上没有把门的,虽然自从工坊开始招人以后,那些人不敢在她面前说什么,但是就怕在背后乱说。

    结果还不等唐路去给齐里正送年礼,村里人就来给唐家送年礼了,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年托唐家的福,他们做工的做工,发豆芽的发豆芽。

    还有火炕,以前冬天村里都要冻死两个老人,但是今年早早的村里人就盘了炕,到现在为止,连得风寒的都没有。

    所以大家都感谢唐路,虽然都是你一把干菜,我几个鸡蛋的,但是唐路还是觉得高兴,正好过年她不出去了,就认真的一家家准备回礼。

    一家两节香肠,一小块腊肉;也不多,但是村里人都高兴,这都是肉,谁会嫌肉多。

    而且这是以前都没有吃过的东西,事后都说,难怪唐路能在县城开酒楼,就冲他做香肠腊肉的这个手艺,指定生意兴隆。

    齐里正家,唐路准备的年礼又丰富了一点,但是也不能太丰富,因为别人要回礼的,如果你的礼太重了,别人不知道怎么回礼。就失了礼数了。

    唐路提着一个篮子晃晃悠悠往齐里正家去,齐里正看到唐路那叫一个高兴啊,唐家小子越来越出息了,这一个村都是托他的福。

    “里正爷,给你带了两斤酒和下酒菜,给您年夜饭上添个菜。”

    “好,好;路小子你那县城的酒楼生意怎么样啊?”齐里正也不是非要打听什么就是年纪大了喜欢操心唠叨。

    “里正爷,好的很,多亏了你老在后面帮我守好大后方,我这些作坊都关系着酒楼的生意。”

    “你放心,外面的事情你里正爷不懂,但是村里的事我保管都给你管的好好的,村里人也给你约束好,保证他们不偷奸耍滑,认真干活。”

    “就是辛苦里正爷了,大方向还是要您老把握,村里的叔伯婶子我还不知道吗,都是实诚人,不会偷奸耍滑的。”

    “那倒是,我们上陇村民风淳朴,从来都没有偷鸡摸狗的那些事情发生。”

    “这就是里正爷的功劳了,对了里正爷,虽然我现在挣得钱不多,但是也想回报一下村里的叔伯婶子们,你看我出钱村里出地出力,修一个村学,建个私塾,在镇上请个夫子来教,让我们上陇村的孩童们都有地方启蒙习字,您老觉得怎么样?”

    “真的吗?路子,这可不能乱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第39章 村学

    齐里正自己小儿子就是一个秀才,他知道村里的孩子要读书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像他自己的小儿子,以前为了求学,每天都要走几里路去外村上学,后来去镇上求学也是充满艰辛,这还不算那些笔墨纸砚所花的钱。

    如果能在村里盖一座村学,那他们齐氏得出多少读书人,齐里正从来都不敢想自己的村子里能有村学。

    “当然是真的了,到时候凡是我工坊里面的长工短工,他们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在村学里面读书,午饭这些我都供了,村里其他人来上学,只需要出饭钱就行;如果有邻村的来,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