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2/2)
这样的心思!"段母的哀戚中带着斩钉截铁的气势:"我怎能让这么一个活死人悔了我的儿子,我的段家!"
"母亲......"
"闲话莫说!你下月就立刻成亲!无数的亲家随你挑,我段家不能迎娶一个男人进门!"
一面是亲情,一面是私情,段非苦笑着,他多年在外漂泊,为的就是想逃避这份家族的责任。然而,他因无命而回家,却又要因无命而接纳那份沉重的责任么?
"对不起......母亲大人,我不能--"
他的话音未落,突然间一道突如其来的骤风袭来,那风刮得异常刚猛,几乎让人睁不开双眼!
"非儿......"段母不堪这飓风所困,惊呼一声,段非立刻上前护住母亲,却不料那阵怪风猛然间消失无踪,像是从未发生过一般,一切瞬间回复平静--
"怎么回事?好怪的风......"段母心有余悸,她望着自己儿子,却见儿子正望着廊前水榭上的躺椅发呆。那张躺椅上,少了一个人,段家的静水小庵里什么都没有少,偏偏少了一个人--
"消失了?!怎么会?!"段母惊讶地看向段非,却只能看到儿子眼中那突然空旷的光芒,像是少了什么似的,又像是如释重负。挺括的肩头轻轻一撇,他突然笑了一声,轻轻说着:"他终究还是来了......"
因为那个人其实很吝啬。
那个人说,只要是他的东西,便决不让别人插手!
他始终被那二人排拒在外,他们突然出现在他的生命里,然后再突然地离开--
一切像梦。
或者......缘生缘死,人生如斯?
"非儿?!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你答娘亲一句啊!?"段母急了,慌忙捉着儿子的衣襟,苦苦哀求。
拂下母亲的手,段非轻轻一笑,淡淡转身,缓缓离开这再也不会有人居住的湖心小庵--
"母亲......对不起......孩儿不孝多年,也许是该尽到家责了。成亲之事......随您打算,我不再异议......"
--全文完--
后记--只是当时已惘然
很巧合的,《兽童》的最后一章,我使用了跟古大人的《萧十一郎》一样的章节名。写这篇文,多少含了点情绪来写,想着金先生的地位如此高尚,各方学者竞相追捧,连学生教材也来轧一脚,便多少有些遗憾。
古大人因为太随 Xi_ng 太任 Xi_ng ,所以理解他的人大约远不如理解金先生的人那么众多。
大概不少人看出《兽童》是在模仿古大人了。其实我很讨厌模仿的东西,总认为就算拣别人用过的题材也该写出新意才是作者道德。写《兽童》时,我并没有觉得这是在模仿古大人,反而是时刻想着,也许古大人还在世,也许这个题材也会怎样写、怎样写......仿佛情愿被古大人灵魂附身一般,我写的时候,情绪是始终饱满的,若这样也算是拾人牙慧,那我也只好认了。
本来还是决心把这个题材写成悲剧,但最终我还是无法背叛自己心中的某些追求,笔下的人物生死全在作者的一念之间,怎样死、如何活,这便是成就一个作者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实在不
"母亲......"
"闲话莫说!你下月就立刻成亲!无数的亲家随你挑,我段家不能迎娶一个男人进门!"
一面是亲情,一面是私情,段非苦笑着,他多年在外漂泊,为的就是想逃避这份家族的责任。然而,他因无命而回家,却又要因无命而接纳那份沉重的责任么?
"对不起......母亲大人,我不能--"
他的话音未落,突然间一道突如其来的骤风袭来,那风刮得异常刚猛,几乎让人睁不开双眼!
"非儿......"段母不堪这飓风所困,惊呼一声,段非立刻上前护住母亲,却不料那阵怪风猛然间消失无踪,像是从未发生过一般,一切瞬间回复平静--
"怎么回事?好怪的风......"段母心有余悸,她望着自己儿子,却见儿子正望着廊前水榭上的躺椅发呆。那张躺椅上,少了一个人,段家的静水小庵里什么都没有少,偏偏少了一个人--
"消失了?!怎么会?!"段母惊讶地看向段非,却只能看到儿子眼中那突然空旷的光芒,像是少了什么似的,又像是如释重负。挺括的肩头轻轻一撇,他突然笑了一声,轻轻说着:"他终究还是来了......"
因为那个人其实很吝啬。
那个人说,只要是他的东西,便决不让别人插手!
他始终被那二人排拒在外,他们突然出现在他的生命里,然后再突然地离开--
一切像梦。
或者......缘生缘死,人生如斯?
"非儿?!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你答娘亲一句啊!?"段母急了,慌忙捉着儿子的衣襟,苦苦哀求。
拂下母亲的手,段非轻轻一笑,淡淡转身,缓缓离开这再也不会有人居住的湖心小庵--
"母亲......对不起......孩儿不孝多年,也许是该尽到家责了。成亲之事......随您打算,我不再异议......"
--全文完--
后记--只是当时已惘然
很巧合的,《兽童》的最后一章,我使用了跟古大人的《萧十一郎》一样的章节名。写这篇文,多少含了点情绪来写,想着金先生的地位如此高尚,各方学者竞相追捧,连学生教材也来轧一脚,便多少有些遗憾。
古大人因为太随 Xi_ng 太任 Xi_ng ,所以理解他的人大约远不如理解金先生的人那么众多。
大概不少人看出《兽童》是在模仿古大人了。其实我很讨厌模仿的东西,总认为就算拣别人用过的题材也该写出新意才是作者道德。写《兽童》时,我并没有觉得这是在模仿古大人,反而是时刻想着,也许古大人还在世,也许这个题材也会怎样写、怎样写......仿佛情愿被古大人灵魂附身一般,我写的时候,情绪是始终饱满的,若这样也算是拾人牙慧,那我也只好认了。
本来还是决心把这个题材写成悲剧,但最终我还是无法背叛自己心中的某些追求,笔下的人物生死全在作者的一念之间,怎样死、如何活,这便是成就一个作者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实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