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得多亏了鸡肋般的读心术,让她在召见颜一诺询问案情的时候发现的。

    颜一诺查出了这个最大的黑幕,却也寝食难安,犹豫再三后还是选择隐瞒下来,并与秘密前来接触的人达成协议,不是她怕与整个勋贵士族为敌,而是她不想让陛下伤心、为难。

    陛下虽然手段强硬,杀伐果断,但并非嗜杀之人,如果呈报给陛下,知道天下大部分勋贵士族都反对她新政,她得多伤心!更为难的是这些反对的人是杀还是不杀?

    如果杀,那整个华国反对的勋贵和士族肯定会拧成一股绳誓死一搏,就算最后陛下能平定,统治根基也出现了断层,苦难的更是天下百姓,国内烽烟四起,保不齐周围的藩属国还会衍生出狼子野心。

    如果不杀,陛下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勋贵士族也知道她知道,那就相当于变相的与勋贵士族妥协,这是她最不想看到的!

    所以她与他们秘密达成协议,他们不再阻止新政实施,而她也绝不跟任何人提起,包括陛下。但因为心里有愧,颜一诺汇报完之后在心里把事又过了一遍,还在心里对陛下深深的表达了歉意。

    这也是石忞知道后没有任何动作的根本原因,她知道新政实施肯定会受阻力,也做好了一切准备,但如果能以更小的代价让这些勋贵士族妥协,她也乐于当不知道。

    颜一诺的顾虑大部分很对,小部分太小看她,别说大部分勋贵士族反对,就算全天下的勋贵士族反对她都不会伤心,而且也有法子让他们敢怒不言,谋不了反。

    华国泱泱大国,沃野万里,人口过亿,最不差的就是人,只要她舍得,天下读书人、能人异士愿意当官当勋贵的人海了去了,她只要留出几年完成替换,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不过既然能更简单的达到目的,那她也乐得轻松,还能保住自己的名声,何乐不为,所以她不仅不办颜一诺,还升了她的官,任内阁大臣加封太子太保。

    至于邢博恩、阳□□他们六个侍读,放到地方已经历练了三年,升得快的已经升了两级,升的慢的还在原地踏步,平台她已经给了他们,能不能发挥,能力如何就看他们自己了,她现在不会偏袒,以后也不会偏袒。

    就像朝堂上一样,相互攻击倾轧她都不管,只要拿出证据她就严办,而且她决不允许出现拉帮结派的想象,哪怕之前历朝历代都有。

    相比于随时有可能玩翻船的帝王平衡术,她更喜欢王者的霸道,所以她不会故意捧谁,去权衡谁,忠于她的始终会忠于她,不忠的敬畏她、怕她就行,谁要是敢拉帮结派,玩小圈子,一有苗头,她就会直接召见谈话。

    警告了还不听,那不好意思了,要么革职要么贬职,贬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看你怎么拉帮结派!

    加上登基前的那场清洗,给她肃清朝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乎不怎么费力,就达到了她想要的结果。

    她打压贪官和拉帮结派的小团伙,大力提拔有能力、廉洁自律的官员就是给天下官员树立一种——只要不犯事就没事、只要肯干干得好就会得到重用的价值观。

    现在还看不出效果,但十年后二十年后效果就明显了,只要她的后代不花样作死,即使再没能力,在她新政彻底贯彻落实后,也能当个守成之君。

    才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新兰省书生闹事就成了说书的材料,让她想不好奇都难啊。

    说书者中间休息了一小会就开始声情并茂的说起了她好奇的新兰省书生闹事案,和盐案差不多,半真半假,而且对朝廷和官员多有褒奖之意。

    听了一半她觉得没意思就离开了,一开始她有猜测这个说书者会不会是暗言的人,毕竟太为她这个皇帝和朝廷说话了,可出来后,再一想,如果在天子脚下他都敢大张旗鼓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贬斥皇帝和朝廷,那应该是个傻子才对,又怎么会成为说书者。

    随行的路关初和左旋跟着出了茶楼也松了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