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自己, 繁都赏赐的府邸价值远高于他们在地方的府邸,不再进行补偿。

    当初下的圣旨, 除了改封号安排处置产业外,还明确规定诸王进繁都除家眷外, 最多只能带50人随行, 并将带的人的名字、职位报给吏部, 由吏部按规定给他们补齐所差王府属官、侍卫和奴仆。

    华国的奴仆主要为敌国战俘及其后代和获罪官员、人员受牵连的家属及其后代,为奴仆五代后方可恢复平民籍,这是主要来源, 还有没钱卖身为奴的, 有短期、长期和终身。

    虽然诸王在殿上都装作不认识,实际上私下都已经或明或暗的碰过面,除了距离最远最晚到的原渔北郡王现北郡王, 因为来的最晚,所以见过的有限。

    但在礼亲王的带头下,诸王又明着再认识了一遍,就连家眷也都和左右相邻的其他家眷攀谈起来,好不热闹。

    最先到的是太皇太后和太后,诸王、家眷也都安静下来各回各位,恭敬的行礼,之前的热闹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好奇和拘谨。

    石忞作为压轴不得不最晚到,实际上她是和皇奶奶她们差不多前后脚到文昭殿的,但架不住皇奶奶她们让她晚点再出场,这种小事,她自然是依着她们的。

    刚行完礼的诸王不得不再次行礼,好在陛下也没故意给他们下马威,没一会他们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石忞环视一圈,大概数了一下,17个王爵17个案桌,16对伴侣,一个单着,不多不少刚刚好,家眷只准带伴侣,所以大部分案桌都是按两人份准备。

    按例,诸王入繁都安定好后,最迟不超过三天就要入宫面圣,所以这17个王爵她都见过,家眷倒是第一次见,大概瞟一眼也就没有再看。

    “在座诸王祖辈要么是宗室出身,要么是有功于社稷,皆我大华帝国股肱、奠基之臣,却远居苦寒之地,朕于心不忍,故召尔等入繁都共享荣华富贵,卿等切勿多想”虽然该提点该敲打的之前私下召见就已经说过,但场面话还是得再说一下。

    共享荣华富贵?确实是,她作为一个皇帝自然不会骗他们,但前提是要老实别犯事。让他们迁徙到繁都,更主要的是隔绝他们对原封地的控制和影响;其次是让他们待在天子脚下,方便监督控制和管理。

    “皇上仁爱,臣等感激不尽,断不会有其他想法,老身虽老,但只要皇上需要,亦可为国鞠躬尽瘁”已经八十多的礼亲王老当益壮,说话掷地有声。

    礼亲王石延不仅是在座诸王辈分最高的,也是年纪最大的,虽然之前被封为上谷亲王,但从来没去过封地,比起其他远道而来的诸王,已经算得上是东道主,她不表态,其他人也不敢开口啊。

    比起石思河这个女儿,作为母亲的石延倒是比她优秀了不止一点半点,否则也不会任宗人令那么久,还颇受武宗、穆宗两位先帝喜爱。她会第一个表态,石忞一点也不奇怪。

    “皇上仁爱体恤,臣感激涕零,但有差遣,无不全力以赴”第二个表态的是北郡王山麓,也是诸王中最年轻的唯一单身的,一个人坐一个案桌独一位。

    北郡王是世袭爵位,山麓去年袭爵时才十九岁,是老北郡王的独子,虽是老来得子,但对孩子的教导却是及其严格,所以山麓虽然年轻,但却没有一般年轻人的轻浮气躁,一身威严华贵的郡王服饰更衬得他多了几丝贵气。

    北郡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