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乍一问这种问题,江行还真答不出来。想了半天,他说: “陛下不妨想想,此事一旦成功,谁最得利呢。”

    承元帝面露思忖,末了哈哈一笑,转移了话题: “罢了,罢了。生死有命,朕一把老骨头,是该考虑考虑立谁了。小李子,拿纸笔来。”

    李公公应声: “哎。”

    跟了承元帝许久,李公公看着也不年轻了。江行想起,这位李公公从前跟着陛下出生入死,过了好一番惊险的时日。

    而后因着功勋,得了皇家赐姓,改姓了李。

    江行想,要说谁与陛下最亲近,莫过于这位李公公了。若要在御前的茶水里做手脚,还得是御前的人比较方便……

    李公公走过他身边,江行及时打住了思绪,没有再想下去。

    待墨磨好,承元帝提笔,在纸上写了什么。李公公有意隔绝他的视线,江行并没有看清纸上内容。

    江行总觉得这一切都不太寻常。

    不消片刻,承元帝拟好圣旨。不待旁人看,承元帝就率先卷好了卷轴,交由李公公: “去,放在牌匾后面。”

    江行心下一沉。

    什么圣旨要这么隐蔽,放在牌匾后面?

    自然是立储的圣旨!

    而这一切往往都是背着人做,最多有个贴身太监陪在身边,哪有让朝臣在场的?

    尤其还是他这种身居高位的朝臣!

    江行不敢细想。可也容不得他逃避,承元帝率先就说: “你看到了。”

    江行不敢不答: “是。”

    承元帝饶有兴致,甚至起了逗弄的心思: “不妨猜猜?”

    江行心说这怎么猜。

    太子名正言顺,加之在朝中浸淫许久,虽不如他家阿鸣受宠,但也有自己的势力,不容小觑。

    而晋王呢,得承元帝盛宠,且又是时家遗孤。有一整个时家兵权做背书,势力同样不可忽视。

    客观来说,无论哪个都是继位的好人选。但无论选了哪个,剩下的那个都是大麻烦。

    江行只好答: “一切皆由陛下做主,臣不敢妄言。”

    承元帝笑笑: “你呀。”

    君臣挑灯夜话,时间已快三更。承元帝放江行回府,自己满面倦色,倚在榻上。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谁听: “你说,朕这么做,究竟是对是错呢。”

    李公公随侍左右: “陛下,无论对错,您既做了,那么它就是正确的。”

    承元帝笑着摇摇头: “真是一个样子。罢了,那位……那位胡六,说出什么来了?”

    李公公神色一凛:那胡六是他收的小徒弟,当初看着还不错,是个机灵的;没想到鬼迷心窍,竟然在陛下的茶水里动手脚,还差点连累了自己。

    这件事被按下,秘而不宣。胡六一个人自然没有那个胆子——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干了坏事。

    背后肯定有人在指使。但既然胡六自己都迷迷糊糊,又怎么能指望他说出什么理所当然来?

    可见此事注定要不了了之了。

    李公公答: “……并无。”

    承元帝叹气: “他不说,朕也知道。当日李洵死时,我就发觉他有些不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