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1/2)
有一回打篮球直挺挺地晕了,后来再也没人敢邀请他。
可他还非要打,于是大家都会故意让他,不敢撞不敢拦,硬是让他直到发福放弃这项运动之后,还一直以为自己是投三分的高手。
“你妈妈是文艺兵里最出挑的一个,但是大家只以为她长得漂亮或是舞跳得好,其实有一回我听见她在操场背红楼梦,那片段背得是一个字不差。后来跟季君在一起,玩起飞花令,一天一夜都不停,我也插不上嘴…..”
黄秋风说他知道季鹤的考量,也理解他不想继续念大学,更明白为什么季鹤一定要乔横林读书。
“小满胜万全,你想平平淡淡地经营好书店,养好乔横林,叔明白,聪明的人做什么都会很成功,小乔林呢,走最普通的路,就是最适合他的路。”
“人生很短的,抓住自己想要的就成功了。”
尽管乔横林无法接受,但他的意见向来没什么参考性,该学还得学,该考还得考,将近五个月的高强度学习后,他精神紧张地走进了考场。
成绩出来前的每一天他都没有睡好觉,并且反复向季鹤强调:他只能接受上本地的大学。
查成绩那天,乔横林压根儿不知道,是季鹤佯装出去买菜,实际跑到了网吧,用手指头一个一个戳下准考证号。
他根本不想承认,其实他也紧张得直哆嗦,甚至用手掌捂住了屏幕,先看了个位上的数字,才胆敢往前挪的。
常理说不是特别漂亮的分数,刚好够得上本地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季鹤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网吧,感觉神清气爽。
一路往回走胸脯挺得高高的,骄傲得像孩子中了状元郎的父母,他又忍不住感慨,乔横林学得也很辛苦,短短几个月,文化课进步了三位数,可见也是个聪明的小孩。
“菜呢?”
对此一无所知的乔横林拎着锅铲冲出厨房,问季鹤要他马上要下到热油锅里的蒜苔和葱段。
季鹤的笑容僵在脸上,然后从背后拿出两个圆滚滚黄澄澄的大橙子:“请让我先为家里第一位大学生榨一杯好喝的橙汁。”
九月乔横林收拾收拾上大学去了,他有诸多不舍,抱着季鹤不撒手,嘴巴和鼻尖在季鹤侧脸上蹭来蹭去。
他的依依不舍表露得太严重,以至于站在台阶上的季鹤居高临下地提醒他:大学离书店只有公交车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距离。
乔横林第一次上大学,没有走读,而且发现并不是一天都有课,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天不黑就又回到店里了,顺便带回明天要做的菜。
季鹤的右手,早就拆了绷带,掌背中心留下了一块儿小小的疤,常常被乔横林偷偷拿红色的彩笔圈出一个爱心。
是乔横林自己发现的,季鹤的那只手不如从前灵活,用力时食指和中指会轻微发抖,尽管不太影响日常生活,但弹琴和写字,总是不方便的。
乔横林刚知道这件事时非常难以接受,他每天都给季鹤按摩手指头,用二百块钱一支的护手霜挤出一大泵,顺着掌背揉到指缝。
这其实是没有作用的,季鹤心知肚明,但他不会说,会乖乖地把手伸给乔横林,接受例行的睡前按摩。
乔横林也同样,阴雨天会主动把小腿放在季鹤的怀里,一面被小太阳电暖器烤着,一面被一双摸得人很舒服的手揉捏着。
大一的第一个学期,乔横林挂科了,气得季鹤把他枕头扔出去,让乔横林在茶几边儿打地铺睡了两天。
他也觉得很委屈,体教专业跟他想象中一点儿都不一样,有好多要背的东西,因为偷懒,所以只背了老师划的重点范围的一半,结果好多没押中,惨淡地拿了四十三的低分。
好在学院有一次补考的机会,要是这次不过,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地挂科,是要重修的。季鹤不得已拿起乔横林厚重的专业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给乔横林扣,还出了六套不一样的卷纸让他做。
补考那天乔横林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不到一个小时就答完了试
可他还非要打,于是大家都会故意让他,不敢撞不敢拦,硬是让他直到发福放弃这项运动之后,还一直以为自己是投三分的高手。
“你妈妈是文艺兵里最出挑的一个,但是大家只以为她长得漂亮或是舞跳得好,其实有一回我听见她在操场背红楼梦,那片段背得是一个字不差。后来跟季君在一起,玩起飞花令,一天一夜都不停,我也插不上嘴…..”
黄秋风说他知道季鹤的考量,也理解他不想继续念大学,更明白为什么季鹤一定要乔横林读书。
“小满胜万全,你想平平淡淡地经营好书店,养好乔横林,叔明白,聪明的人做什么都会很成功,小乔林呢,走最普通的路,就是最适合他的路。”
“人生很短的,抓住自己想要的就成功了。”
尽管乔横林无法接受,但他的意见向来没什么参考性,该学还得学,该考还得考,将近五个月的高强度学习后,他精神紧张地走进了考场。
成绩出来前的每一天他都没有睡好觉,并且反复向季鹤强调:他只能接受上本地的大学。
查成绩那天,乔横林压根儿不知道,是季鹤佯装出去买菜,实际跑到了网吧,用手指头一个一个戳下准考证号。
他根本不想承认,其实他也紧张得直哆嗦,甚至用手掌捂住了屏幕,先看了个位上的数字,才胆敢往前挪的。
常理说不是特别漂亮的分数,刚好够得上本地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季鹤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网吧,感觉神清气爽。
一路往回走胸脯挺得高高的,骄傲得像孩子中了状元郎的父母,他又忍不住感慨,乔横林学得也很辛苦,短短几个月,文化课进步了三位数,可见也是个聪明的小孩。
“菜呢?”
对此一无所知的乔横林拎着锅铲冲出厨房,问季鹤要他马上要下到热油锅里的蒜苔和葱段。
季鹤的笑容僵在脸上,然后从背后拿出两个圆滚滚黄澄澄的大橙子:“请让我先为家里第一位大学生榨一杯好喝的橙汁。”
九月乔横林收拾收拾上大学去了,他有诸多不舍,抱着季鹤不撒手,嘴巴和鼻尖在季鹤侧脸上蹭来蹭去。
他的依依不舍表露得太严重,以至于站在台阶上的季鹤居高临下地提醒他:大学离书店只有公交车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距离。
乔横林第一次上大学,没有走读,而且发现并不是一天都有课,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天不黑就又回到店里了,顺便带回明天要做的菜。
季鹤的右手,早就拆了绷带,掌背中心留下了一块儿小小的疤,常常被乔横林偷偷拿红色的彩笔圈出一个爱心。
是乔横林自己发现的,季鹤的那只手不如从前灵活,用力时食指和中指会轻微发抖,尽管不太影响日常生活,但弹琴和写字,总是不方便的。
乔横林刚知道这件事时非常难以接受,他每天都给季鹤按摩手指头,用二百块钱一支的护手霜挤出一大泵,顺着掌背揉到指缝。
这其实是没有作用的,季鹤心知肚明,但他不会说,会乖乖地把手伸给乔横林,接受例行的睡前按摩。
乔横林也同样,阴雨天会主动把小腿放在季鹤的怀里,一面被小太阳电暖器烤着,一面被一双摸得人很舒服的手揉捏着。
大一的第一个学期,乔横林挂科了,气得季鹤把他枕头扔出去,让乔横林在茶几边儿打地铺睡了两天。
他也觉得很委屈,体教专业跟他想象中一点儿都不一样,有好多要背的东西,因为偷懒,所以只背了老师划的重点范围的一半,结果好多没押中,惨淡地拿了四十三的低分。
好在学院有一次补考的机会,要是这次不过,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地挂科,是要重修的。季鹤不得已拿起乔横林厚重的专业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给乔横林扣,还出了六套不一样的卷纸让他做。
补考那天乔横林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不到一个小时就答完了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