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松警惕,紧了紧手中的弓才下马靠上去。

    草丛里躺着的人呼吸微弱,但还是有气儿的。

    段弦丝思索片刻,然后伸手把人从草丛里捞出来,这一捞才看清了这人的样貌。

    是个极为清秀的青年,眉目不是南国男子才有的婉约柔转,而自带着一股北方的刚烈之气,剑眉斜挑却不露锋芒,双眸紧闭却不失神采。

    这一刻段弦丝都乱了,她脑子里想了许多形容男子样貌的词,又想了想自己熟知的那些俊朗男子,什么唐枕书赵旌眠,什么梅景怀宋青冥……都想不起来了。

    段弦丝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去查看这人的情况,瞧着身上虽狼狈了些,却并没有什么伤,段弦丝心中更困惑了些。

    她擅医,索性替人把了把脉,然后再度愣住。

    ……竟是中毒了?

    此人样貌不俗,又身中剧毒,本着不让人担忧的原则,段弦丝便没有把他带回书塾,而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掀上马背,一路寻了家客栈住下。

    店小二揣着段弦丝赏的银子乐呵呵地替她扶人,一面还不知趣的问:“小娘子的夫君这是喝了多少啊,睡得可真够死的。”

    段弦丝微笑着又递给他一锭银子,说:“嘴闭上,滚出去。”

    “得嘞!”店小二乐呵呵地揣着又多得的银子退了出去,还极为体贴地关上了门。

    段弦丝一直等门外的脚步声远了才开始替床上的人诊治,南诏人多擅长以针排毒,她身上又带着针,索性替他排了毒。

    有些穴位不解衣裳看不见,段弦丝也没顾上什么男女之防,等到替他引完了毒又替他系衣带的时候,才从他怀里掏出来一封信。

    不怪段弦丝,实在是那信没叠好,她一眼就瞧见了上面的字。

    大意是说家族内乱,有人手足相残,暗中给他下毒,他不得已才一路向南逃,想要去南诏借兵。

    ……去南诏借兵?

    段弦丝正看着信,忽然意识到这人醒了,一双爽朗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看。

    段弦丝并不着急,晃了晃手里的书信,笑着问:“我该怎么称呼你?”

    那人默了一下便答了:“元凌。”

    “哦,原来是北境戎部的三王子?”

    “原来是南诏女帝。”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章唐枕书和赵旌眠的番外,会放到作话里,然后就要完结啦!

    第126章 番外四·枕眠

    梅砚不是没有好奇过两位外祖的往事。

    他幼时便问过:

    “翁翁, 您与阿公是如何认识的?”

    “翁翁也曾在朝为官吗?”

    “可后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唐枕书只是淡淡一笑,“都是些经年往事了,嚼不烂的话本子, 有什么好提的。”

    嚼不烂的话本子,就像是盛京城里永远都落不下帷幕的繁华一角,总是留下了只言片语, 和那么零零星星地几个说书故人。

    等到茶楼的听客散了、吟唱的小楼赋早已经找不出原曲, 才有那么一两个耄耋之间的老者唏嘘一声:嘿呦,你说的……是那唐枕书、和赵旌眠?

    那可是当年的盛京城里无人不知的两位。

    作者有话说:

    大盛吉庆三年春,盛京城。

    絮柳纷飞,熏风醉人,暖莺在枝头啼唱,城中一派春光和煦,是着罗裳、佩玉环的时气,姑娘们踏春出游的娇憨笑声远远地飘忽起来。

    与这一派春景不同,天子脚下的皇城司里,正响起皮鞭破肉的声音。

    “唐枕书,你牵扯科考舞弊,究竟认不认罪?”

    衙差手里的皮鞭破空落下。

    “替一个穷举子翻案,对你有什么好处?”

    受刑的人咬死了牙没哼一声。

    皇城司指挥使曹元德眯起眼睛看刑架上的人,后者一身正红官袍被扒下,里衣已经被血浸透,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