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节(1/2)
,与主力军前后夹击,定能拿下贼寇!”
韦游扫了一眼疆域图,默默记下了吉州所在。
之前一直不说话的宗翰明闻言,当即提出反对意见:“皇上,吉州沦陷后,敌军就将其作为粮草重地,定会派精兵把守,此计过于冒险,望皇上谨慎布军!”
韦游置否:“眼下敌军不断向我大齐腹地进攻,储备的粮草肯定也会跟着调动,吉州应当已经空了,此地位于敌军后方,是难得的进攻优选!宗尚书,你身为兵部尚书,不为皇上排忧解难,怎么还扭曲事实呢?”
谢承熠不满地看着宗翰明,冷哼了一声,“宗大人作为兵部尚书,既不尽心借助朕,还屡次辩驳顶撞。居心为何啊?来人,将宗翰明给朕拖下去!”
“皇上,宗尚书为大齐鞠躬尽瘁多年,罪不至此啊!”
“皇上,如今大齐势微,再不可折损了,望皇上三思!”
“皇上……”
谢承熠听不进任何人谏言,更是气愤地拍案怒声:“来人,脱了宗翰明的官袍,除去其兵部尚书职位,驱除出庆都!”
宗翰明紧攥双拳,挥开前来押他的太监,“我自己脱!”
他干脆地脱下官袍,直接摔在了地上,注视着高位上的人,冷声道:“皇上,您宁愿相信一个多年毫无建树,靠着攀附谄媚爬上来的锦衣卫,却不信在朝的文武百官!”
他说着,嗤笑了一声,“粮草重地,岂能随意腾挪,这明摆着就是请君入瓮的奸计。既然皇上执意如此,无需革职,我自己也会走!”
说罢,宗翰明回身,头也不回地向殿外走去。
韦游暗喜,见谢承熠似是在思考宗翰明的话,于是佯装愧疚地跪地请罪:“皇上,是卑职僭越了。可卑职说这些也是希望大齐能早日安稳,没有想干涉朝政,也并非在针对宗尚书啊!”
他哀怨地垂头叹息一声,“卑职明白各位大人不满,所以锦衣卫愿做表率,申请调出部分人手支援边境,以尽快安稳战事。卑职赤诚之心,纵使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
谢承熠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温声命韦游起身,谈起宗翰明又是冷漠:“朕看宗翰明就是故步自封,不知进取!既然锦衣卫有这个意思,你们之前也去梨州、闾州打过战,那就……”
“皇上,柳尚书来了!”殿外太监急忙进殿通报。
宣德殿外,一名老者在风中步履蹒跚地走上台阶,双脚虚浮地不慎摔了两跤,但还是忍着一身疼痛坚持走入大殿。
不过几日未见,柳浦和的发丝全白,面容枯黄凹陷,沉重病气压得他睁不开眼,他咳嗽着缓步走入殿中。
见柳阁老前来,殿中百官只觉得安心了许多,有不少人轻声询问他病情如何。
但柳浦和一心向前挪去,最终在大殿中央停了下来。
柳浦和的到来令谢承熠下意识地起身相迎,但想到他肯定又是来贬斥自己的,便不耐烦地坐回了龙椅。
谢承熠冷声问道:“柳阁老病重,为何不在府中好生养病?”
柳浦和叹了一声,慢悠悠地问:“老臣来时,遇到宗尚书了,他说他已请辞,也说了皇上的打算。”
他的声音发虚,站在殿中摇摇欲倒。
谢承熠:“宗翰明出言不逊,带头闹事,是朕罢了他的官。柳阁老有异议?”
他说的虽是问话,却没有半分要看柳浦和意见行事的意思。
柳浦和不答,只是缓声谈及了往事:“皇上,老臣初见您的时候,您只有十五岁,怯生得不敢大声言语。身为东宫太子,您言行谦卑,举止规矩,当为储君典范。”
他遗憾地摇头,续说道:“可慢慢的,老臣发现您对事物道义的理解略有些浅薄片面,私以为是老臣教得还不够多,便愚昧得追加课业,自满地认为只要耐心教导您,大齐往后就算不成强国,您也是一位仁君。可老臣错了,皇上欠缺的不是策论,而是见识,您见过定南王府和皇宫以外的天吗?”
谢承熠蹙
韦游扫了一眼疆域图,默默记下了吉州所在。
之前一直不说话的宗翰明闻言,当即提出反对意见:“皇上,吉州沦陷后,敌军就将其作为粮草重地,定会派精兵把守,此计过于冒险,望皇上谨慎布军!”
韦游置否:“眼下敌军不断向我大齐腹地进攻,储备的粮草肯定也会跟着调动,吉州应当已经空了,此地位于敌军后方,是难得的进攻优选!宗尚书,你身为兵部尚书,不为皇上排忧解难,怎么还扭曲事实呢?”
谢承熠不满地看着宗翰明,冷哼了一声,“宗大人作为兵部尚书,既不尽心借助朕,还屡次辩驳顶撞。居心为何啊?来人,将宗翰明给朕拖下去!”
“皇上,宗尚书为大齐鞠躬尽瘁多年,罪不至此啊!”
“皇上,如今大齐势微,再不可折损了,望皇上三思!”
“皇上……”
谢承熠听不进任何人谏言,更是气愤地拍案怒声:“来人,脱了宗翰明的官袍,除去其兵部尚书职位,驱除出庆都!”
宗翰明紧攥双拳,挥开前来押他的太监,“我自己脱!”
他干脆地脱下官袍,直接摔在了地上,注视着高位上的人,冷声道:“皇上,您宁愿相信一个多年毫无建树,靠着攀附谄媚爬上来的锦衣卫,却不信在朝的文武百官!”
他说着,嗤笑了一声,“粮草重地,岂能随意腾挪,这明摆着就是请君入瓮的奸计。既然皇上执意如此,无需革职,我自己也会走!”
说罢,宗翰明回身,头也不回地向殿外走去。
韦游暗喜,见谢承熠似是在思考宗翰明的话,于是佯装愧疚地跪地请罪:“皇上,是卑职僭越了。可卑职说这些也是希望大齐能早日安稳,没有想干涉朝政,也并非在针对宗尚书啊!”
他哀怨地垂头叹息一声,“卑职明白各位大人不满,所以锦衣卫愿做表率,申请调出部分人手支援边境,以尽快安稳战事。卑职赤诚之心,纵使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
谢承熠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温声命韦游起身,谈起宗翰明又是冷漠:“朕看宗翰明就是故步自封,不知进取!既然锦衣卫有这个意思,你们之前也去梨州、闾州打过战,那就……”
“皇上,柳尚书来了!”殿外太监急忙进殿通报。
宣德殿外,一名老者在风中步履蹒跚地走上台阶,双脚虚浮地不慎摔了两跤,但还是忍着一身疼痛坚持走入大殿。
不过几日未见,柳浦和的发丝全白,面容枯黄凹陷,沉重病气压得他睁不开眼,他咳嗽着缓步走入殿中。
见柳阁老前来,殿中百官只觉得安心了许多,有不少人轻声询问他病情如何。
但柳浦和一心向前挪去,最终在大殿中央停了下来。
柳浦和的到来令谢承熠下意识地起身相迎,但想到他肯定又是来贬斥自己的,便不耐烦地坐回了龙椅。
谢承熠冷声问道:“柳阁老病重,为何不在府中好生养病?”
柳浦和叹了一声,慢悠悠地问:“老臣来时,遇到宗尚书了,他说他已请辞,也说了皇上的打算。”
他的声音发虚,站在殿中摇摇欲倒。
谢承熠:“宗翰明出言不逊,带头闹事,是朕罢了他的官。柳阁老有异议?”
他说的虽是问话,却没有半分要看柳浦和意见行事的意思。
柳浦和不答,只是缓声谈及了往事:“皇上,老臣初见您的时候,您只有十五岁,怯生得不敢大声言语。身为东宫太子,您言行谦卑,举止规矩,当为储君典范。”
他遗憾地摇头,续说道:“可慢慢的,老臣发现您对事物道义的理解略有些浅薄片面,私以为是老臣教得还不够多,便愚昧得追加课业,自满地认为只要耐心教导您,大齐往后就算不成强国,您也是一位仁君。可老臣错了,皇上欠缺的不是策论,而是见识,您见过定南王府和皇宫以外的天吗?”
谢承熠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