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一般,后来不知道是谁传出风声,说集团老总本人即将入住,人群忽然蜂拥而至,把售楼处挤得水泄不通。

    “我早就说你能带动销量,这就叫明星效应。”

    接到卓翎电话的时候,梁辰正在梁家的别墅里打包自己的行李。

    那边的房子是精装修交付,拎包即可入住,他早已迫不及待要和陈仅搬进新家。

    “那我可谢谢你了。”梁辰说,“我们家隔壁还空着,要不优惠价八折卖给你,让你和简言之共筑爱巢?”

    卓翎在电话里大骂他小气,帮他这么多忙连套房子都不肯送:“你自己筑巢去吧,我宁愿住我的酒店里。”

    挂断电话,梁辰把手机一扔,继续收拾。

    有人从外面进来,是陈仅抱着一箱东西:“吴妈说这些是你母亲的遗物,问你该怎么处理。”

    冬日午后,洒满阳光的房间里,两人坐在木地板上,一起开启尘封的回忆。

    梁辰母亲的遗物不多,有几本诗集,还有几册日记。

    日记的内容不便翻看,陈仅随手拿起一本翻开,看见一篇名为《绿色的变奏》的诗里有这样一句——

    一场小雨泛着绿光

    它飘啊洒啊仿佛在风中

    在它后面是虚幻的乌云

    灰色的屋顶和树林

    这段的旁边,有一副用铅笔绘制的图画,描绘的正是诗句里的场景。

    终于找到了梁辰爱读诗和善于绘画的原因,陈仅不由得扬唇微笑。

    箱子的最下面压着一份文件,梁辰打开看,先是拧眉,然后若有所思地问:“当年资助你的慈善基金会叫什么?”

    陈仅说了个名字,梁辰顶着那份文件的抬头,忽而笑了一声。

    陈仅凑过去看,那文件竟是一份转让协议,上面的基金会理事一栏写着的是梁辰母亲的名字。

    原来梁辰的母亲才是这个基金会的创立人,基金会在她的手里发展壮大,得到社会各界的捐赠,帮助许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看一眼转让时间,梁辰心里便有了数。大约是在梁霄寒进入集团,把父亲“打败”的时候,连母亲一手创立的基金会也被梁霄寒一并夺走。

    而这个时间点正是陈仅受资助的第二年,他还能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梁霄寒来到他们村的小学,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说到这里梁辰就心里直冒酸水:“他是在做面子工程,可不是为了去看你。”

    陈仅笑着说:“我知道。”

    说完忽然意识到什么,转头时正好和梁辰对视,两人想到一块儿去了——既是受资助的第二年才转让,也就是说当年决定资助陈仅的并非梁霄寒,而是梁辰的母亲。

    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因缘,两人相视而笑,具是心间震颤。

    好像命运的齿轮早在那时候就已开始转动,往后的每分每秒,他们都在朝着对方走来,一刻也不曾停息。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宜搬家。

    都是新时代的年轻人,迷信也只信一半,梁辰挑了个良辰吉日,陈仅问要不要查一查乔迁的讲究,梁辰大手一挥说不用,人住进去就行。

    偏偏是个工作日,两人下班后随便煮了锅面吃,就撸起袖子投入“战斗”。

    堆了满屋的纸箱还没收拾完,多是梁辰的衣物和书本。陈仅第二次帮梁辰整理衣服,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弟娃的衣服怎么这么大。

    快收拾完的时候,梁辰一拍脑门,说差点把它忘了。

    两分钟后抱着一盆花进来,原来是那盆山茶花,梁辰担心放在玻璃花房里昼夜温差大,会影响它明年开花,特地抽了空去把它搬过来,摆在开了暖气的房间里过冬。

    任是陈仅自认为对植物足够了解,也不得不对梁辰的细心妥帖叹服。

    看着花盆被放置在飘窗上,正对早晨阳光最好的位置,陈仅拿出刚才从梁辰的某件衣服里掉出来的干叶片,与山茶花的叶片进行比对——形状相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