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廷在慌乱之下,下令调鄂军入川镇压,以致武昌兵力空虚。

    是年十月,十日,在一声枪响下,武昌爆发武装革命,起义成功,翌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

    1912年2月,清廷被迫下诏退位,清王朝就此覆灭。

    1911年五月,福建福州光禄坊早题巷的一间破落民宅里,收到了一个从香港来的包裹,包裹里是两封书信,其中一封——《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第125章 后记

    ◎代号——孤雁◎

    1927年秋,香港

    沈宅

    “吃饭了。”张寰走到沙发前提醒着沈清辞。

    沈清辞放下手中的报纸,看了一眼窗外,随后摘下眼镜,又看了一眼桌上摆放的精密仪器,拿起来细细的端详了片刻,问道:“那丫头还没回来吗?”

    “刚从日本回来,这里的变化足够她好奇待上一阵子了,玩心大着呢。”张寰说道,“咱们吃咱们的,这么大了,饿不着她的。”

    “你还记得咱们收养她的时候,那对夫妇身上好像有些图纸,但当时太匆忙了。”沈清辞盯着手中的仪器说道,“她把我的表全拆了,做了个这小玩意,说什么是定时装置。”

    “这都多少年了。”张寰看着沈清辞拿起来的小玩意,“…”

    “先吃饭吧。”她又道。

    就在二人落座时,屋外响起了动静声,沈璐一下车,便马不停蹄的跑回了家中。

    “妈。”

    “诶,”但却只有张寰应了她,“跑哪儿去了。”随后又命人添了一副碗筷,“快去洗洗。”

    片刻后,沈璐坐到了沈清辞的身侧,并拿出了一份宣传单,“妈妈,您看看这个。”

    由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放开了招生界限,公开向全国招收女兵,凡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中学学历,皆可以报名考试。

    沈清辞一开始只是吃着饭没有理会,直到张寰在桌下拉了拉她的裤脚。

    她粗略的看了一眼,说道:“你知道进入军校,意味着什么吗,一旦卷进纷争中,将再难脱身,你才刚从日本回来没多久,你了解现在的局势吗?”

    “现在不太了解,不代表我会一直不了解,而且在日本也有很多关心国家时局的同窗,我们也会经常在一起讨论,时常愤慨。”沈璐回道母亲。

    “这个学校已经迁往了武汉,不在广州,你一个人…”沈清辞又道。

    “我知道,可我不怕。”沈璐打断了母亲的话,“我不想一直在您的庇佑之下得不到成长,我也想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力,老师说我在计算学上很有天赋。”

    沈清辞突然愣住,于是看了一眼妻子,由于经商,大多时间都是张寰在陪伴沈璐。

    “这是你的女儿,你自己看着办。”张寰却不管道。

    “您就帮我写一份介绍信嘛。”沈璐突然拉着沈清辞的手,扮可怜道,“反正就一年的时间。”

    “妈。”见行不通,沈璐开始求助张寰,蹲在她的身侧,可怜巴巴的拉着她的手,“您帮帮我嘛,妈妈只听您的话。”

    “她想去,你就让她去吧。”张寰抬起头,对着沈清辞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咱们自然要支持。”

    沈清辞于是也松了口,“先吃饭吧。”

    是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