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村里人找来爆竹,点燃,在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和村里人期待的目光中,宋惊蛰扯下了牌匾上的红布。

    一张写着“积善之家”的牌匾露了出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皇帝都祝福过的人家,谁要是跟这家人过不去,就是跟皇帝过不去,同时,积善也昭示了宋惊蛰这一生,虽心思不纯,但积德行善。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感谢大家订阅鸭~正文就到这儿了哟。

    第93章

    宋惊蛰上达天听受了皇帝表彰的事, 没多久就传遍了全县,知道他要大开筵席宴请全县,办席那几日, 桃源村来了不少人。

    为了接待这些人,全村的村民都出动了, 桌椅板凳从村头排到了村尾,场景比县里办庙会还要热闹。

    挨着桃源村不远的村民, 有那有头脑的, 干脆拿了自家编织的笸箩、菜果在边上摆摊售卖,吃席做生意两不误。

    由于桃源村本就有庙会,每逢初一十五镇上做生意的百姓都会带自己的物什到桃源村卖, 这会儿见周围的村民吃席都不忘做生意,也回去把自己物什带来了,这下好了, 弄得本就拥挤的桃源村更挤了。

    好在人多物什多, 缺个什么东西也不用去镇上买, 在村里转悠一圈就能买到, 倒也给村里人行了不少方便。

    尤其是后厨。

    为了做好这场特大宴席, 施银杏和林榆两个人从厨艺司找了不少同窗来帮忙, 人一多,想法多,难免有顾忌不到的地方。

    不是食材买少了,就是调料没了。

    搁以往这得派人快马加鞭去镇上买,现在村里有摆摊的, 站在门口喊一声就有人送上门, 方便快捷得多。

    上门来吃酒的王有粮见状, 跟宋惊蛰笑道:“宋兄弟, 你们这村如今瞧着比镇上还要繁华了,干脆也别等初一十五的庙会了,在村口修整块空地,置办些铺子和躲雨的摊位,让我们这些商人也好到你这儿开个分店,也好日常方便村里。”

    宋惊蛰望着桃源村川流不息的人群,再一想到村口纺织坊每日都要来不少做工的妇人,若是村里有了铺子,她们缺个物什也不必赶去镇上,下工在村里捎上即可,欣然同意:“王大哥这个想法好,只是这事我们还得上报给镇公,看镇公同不同意。”

    桃源村离着镇上不是很远,在村里开铺子,必定会触及镇上铺子的生意,再一个,税收这些又该怎么算,这些都要让镇公做主才行。

    王有粮笑而不语,现在全县都知道宋惊蛰是圣上都褒奖过的人,甚至圣上还亲赐了一块牌匾,镇公虽有个镇亭的身份在,但却没宋惊蛰这份殊荣在,且宋惊蛰又不是胡作非为,是为村里百姓作想,这个提议他如何不答应。

    宋惊蛰宴请全县,镇亭自然也来了,他一听宋惊蛰这个想法,果然没有拒绝:“你不说,我也是要跟你说的。我有意把桃源村这一片化为镇上的作坊村,以后镇里有人想开个作坊之类的,都来你们这片开。”

    桃源村离着镇上不远,周围荒地多,还有水库,若是在这片设立一些水磨坊,扎染坊之类需要大量用到水和暂用土地的坊子,总比全挤在镇上东一块西一块的好管理。

    宋惊蛰一想,村里坊子多了,村里人有个闲暇时间也可以去坊子里做做工,再有各类铺子摊位林立,岂不是跟镇上差不多了,向镇公道谢:“多谢镇亭大人成全。”

    “……”

    宋惊蛰忙着接待客人,与这个聊两句与那个聊两句,争取谁也不冷落,林立夏那边也没闲着,忙着接待这个夫人,那个夫郎的,嘴都快笑僵了。

    这些夫人夫郎来之前,还怕林立夏一乡下哥儿,不读书不识字不知礼数,来了之后,真长了个见识。

    人家夫夫俩面对他们这些人一点都不怯场,大大方方接待,安排坐席之类的事,做得井井有条,一点都不慌乱,甚至跟他们说一些城里和书上的见闻,都能对答得上。

    他们这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