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1/2)
应她也无妨。”
林忱闭着眼,依偎着她说:“她就这么笃定,自己能全身而退?”
萧冉微微顿了顿手,道:“殿下曾经叫我好好观察一下江清漪,从前我不以为意,不过前段时间,我了解她倒比从前十多年都深。她这人有意思得紧,放她一马也许好处比坏处要多。”
林忱看着她,说:“你要放过她吗?”
萧冉默然半晌,点了点头。
“涟姑姑从前同我说,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就像她同我父亲,虽说相看两厌,可到底还得一起共事,棋盘上的棋子各司其职,才能完成完美的一局。”
林忱抓住她的手,放掉梳子,低头敛眸说:“可你不是棋子。”
“我是你永远的朋友,如果你愿意,害你的人、你不喜欢的人,都是你永远的敌人。”
萧冉怔住,片刻回神,脸上竟有些发热。
她赶紧甩开林忱的手,有些心慌意乱,好半天才平复下来,开玩笑道:“那当然,因为殿下是执子之人嘛。”
林忱没说话。
萧冉偷偷去看她,见她面目低垂,无喜无悲的样子。
“不过,殿下这样偏爱,我还是得回报一下。”她笑着吻了下林忱的额头,接着又去吻她最爱的眼睛。
林忱说:“我看不见了,以后都不能下棋了。”
萧冉说:“没关系。”
“假如我以后真的看不见了怎么办?”
萧冉的心痛了一下,说:“那么以后我做殿下的眼睛,片刻也不离。”
**
上京阴雨,霏霏的雪无休无止,下得大街小巷一片湿滑。
江月满走向户部议事厅,那里早已人满为患,大多数是炎炎夏日里叫嚣的最厉害的一批蝉虫。
他们有的撺掇肃王登基,有的应和着魏家的论调忙着抢三大夫的位置,还有的趁萧冉被困府中说过不少风凉话,总之秋后算帐,一个都跑不了。
户部尚书原同文渊阁不对付,本就是林忱在事变里要清剿的对象,这下子干脆不挣扎,任由这些人在自己的堂子里哭天喊地。
他摊在位置上一言不发,并不参与那些如何保命的计划,不妨冷眼向外一看,见江清漪左手撑着伞向院里走来。
她那只手套上的银丝不知是什么材质做的,在这样的阴天也闪着微光…户部尚书一边想,一边起身去迎接她,大笑道:“江大人,你也是来这,和这些人一起为以后的自己哭丧吗?”
江月满看了他一眼,没理会这发疯的人,径直走去里面。
她一进场,立刻招来所有人的目光。
憎恶者有之,欣悦期待者有之,麻木看戏的也不少。
“江清漪,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来干什么?”魏家人冷眼嘲笑。
“要不是你出的主意,我也不至于落到此地!”有附庸肃王一党的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江清漪看他,实在不懂。
选择是他自己做出的,附庸者本不少他一人,说到底,他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别人风光的时候他喊破了喉咙也不见得引人注目,别人败落的时候他歇斯底里地推卸责任也徒劳无功。
总之,并没人在意。
江月满也不在意,她今天来,只是为了其中的几个人。
“事已至此,还是赶快想想有什么法子能减免罪责吧。”有人拂袖长叹。
江月满看向他,说:“看来只有这位大人是明白人。”
她捡了个椅子坐下,问:“诸位都想出什么办法来了,也让我听一听。”
满座寂然,好半天才有人小声说:“还能有什么办法,那位既然想让文渊阁执政,那就附和她好了,反正文渊阁最缺的就是名正言顺。”
他这样一说,许多人都跟着迎合。
江月满冷冷地笑了,打了个响指,说:“很好,就像你们一直所做的那样,就这样做吧,看成玉殿下会不
林忱闭着眼,依偎着她说:“她就这么笃定,自己能全身而退?”
萧冉微微顿了顿手,道:“殿下曾经叫我好好观察一下江清漪,从前我不以为意,不过前段时间,我了解她倒比从前十多年都深。她这人有意思得紧,放她一马也许好处比坏处要多。”
林忱看着她,说:“你要放过她吗?”
萧冉默然半晌,点了点头。
“涟姑姑从前同我说,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就像她同我父亲,虽说相看两厌,可到底还得一起共事,棋盘上的棋子各司其职,才能完成完美的一局。”
林忱抓住她的手,放掉梳子,低头敛眸说:“可你不是棋子。”
“我是你永远的朋友,如果你愿意,害你的人、你不喜欢的人,都是你永远的敌人。”
萧冉怔住,片刻回神,脸上竟有些发热。
她赶紧甩开林忱的手,有些心慌意乱,好半天才平复下来,开玩笑道:“那当然,因为殿下是执子之人嘛。”
林忱没说话。
萧冉偷偷去看她,见她面目低垂,无喜无悲的样子。
“不过,殿下这样偏爱,我还是得回报一下。”她笑着吻了下林忱的额头,接着又去吻她最爱的眼睛。
林忱说:“我看不见了,以后都不能下棋了。”
萧冉说:“没关系。”
“假如我以后真的看不见了怎么办?”
萧冉的心痛了一下,说:“那么以后我做殿下的眼睛,片刻也不离。”
**
上京阴雨,霏霏的雪无休无止,下得大街小巷一片湿滑。
江月满走向户部议事厅,那里早已人满为患,大多数是炎炎夏日里叫嚣的最厉害的一批蝉虫。
他们有的撺掇肃王登基,有的应和着魏家的论调忙着抢三大夫的位置,还有的趁萧冉被困府中说过不少风凉话,总之秋后算帐,一个都跑不了。
户部尚书原同文渊阁不对付,本就是林忱在事变里要清剿的对象,这下子干脆不挣扎,任由这些人在自己的堂子里哭天喊地。
他摊在位置上一言不发,并不参与那些如何保命的计划,不妨冷眼向外一看,见江清漪左手撑着伞向院里走来。
她那只手套上的银丝不知是什么材质做的,在这样的阴天也闪着微光…户部尚书一边想,一边起身去迎接她,大笑道:“江大人,你也是来这,和这些人一起为以后的自己哭丧吗?”
江月满看了他一眼,没理会这发疯的人,径直走去里面。
她一进场,立刻招来所有人的目光。
憎恶者有之,欣悦期待者有之,麻木看戏的也不少。
“江清漪,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来干什么?”魏家人冷眼嘲笑。
“要不是你出的主意,我也不至于落到此地!”有附庸肃王一党的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江清漪看他,实在不懂。
选择是他自己做出的,附庸者本不少他一人,说到底,他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别人风光的时候他喊破了喉咙也不见得引人注目,别人败落的时候他歇斯底里地推卸责任也徒劳无功。
总之,并没人在意。
江月满也不在意,她今天来,只是为了其中的几个人。
“事已至此,还是赶快想想有什么法子能减免罪责吧。”有人拂袖长叹。
江月满看向他,说:“看来只有这位大人是明白人。”
她捡了个椅子坐下,问:“诸位都想出什么办法来了,也让我听一听。”
满座寂然,好半天才有人小声说:“还能有什么办法,那位既然想让文渊阁执政,那就附和她好了,反正文渊阁最缺的就是名正言顺。”
他这样一说,许多人都跟着迎合。
江月满冷冷地笑了,打了个响指,说:“很好,就像你们一直所做的那样,就这样做吧,看成玉殿下会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