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杭州就出了这么多灾祸,要不是有报纸提前宣传,当地百姓怕是要把他当灾星了。

    木橙拿着报纸走了进来,问刘扬:“库房里的土豆和煤炭还有多少?大概还能撑多久?”

    经过十几年外放的历练,不管是刘扬还是木橙,都一改当初在京城时社恐木讷模样,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人了。

    木橙和谢宁关系还不错,对谢宁办报纸和开设妇联很敬佩,经常给谢宁写信请教,致力于用自己的身份帮助当地的百姓。

    这次来到杭州,木橙率先联系了杭州当地的江南报,和江南报合作,尽量安抚百姓的恐慌,让百姓们的生活尽快回归正常。

    刘扬则及时向朝廷申请赈灾物资,合理分配朝廷发下来的赈灾物资,让百姓能够度过天灾。

    刘扬看了一眼自己的统计数据,皱着眉说道:“大概还能支撑全城百姓半个月,若是朝廷的物资还不到,这杭州城恐怕会生乱。”

    木橙不明所以:“前几天不是收到回信,说赈灾物资已经出京了,算算日子,这两天也应该到了吧?”

    刘扬摇头:“如今运河已经冰封住了,赈灾队伍只能走陆路,到处都是下雪结冰的路,他们恐怕也不好走。”

    “所以我才下令让百姓们赶紧疏通往京城的官道,希望赈灾队伍能在弹尽粮绝之前到杭州吧。”

    由于近年来大安各地灾害不断,在陆川的提议下,朝廷组建了专门的灾害救援司,一旦确认哪个地方发生了灾害,朝廷能尽快进行救灾,不用在朝堂上讨论再三,免得平白耽误了时间。

    陆川作为户部尚书,管理着整个国库,又是灾害救援司的提议者,理所当然成了这个部门的司长。

    身兼数职的陆川表示,他一开始只是想当一个咸鱼,怎么现在倒成了个劳模了?

    最后实在忙不过来,陆川向圣上请辞了太子少师一职,圣上本来还有点不乐意,毕竟这么好用又有才能的老师,在这朝堂上难找。

    陆川可不管那么多,圣上不准,他就天天请辞,直到圣上不耐烦为止。

    他反正是不要在忙公务的同时,还得熬夜写教案,然后再熬夜改太子的课业。

    圣上被陆川烦得不行,只好准了他的请辞,结果还没等陆川高兴一会儿,圣上又把太子殿下塞到了户部来历练。

    得了,少了个师生名分,该教的还是得教。

    灾害救援司除了调拨赈灾物资外,还需要调拨赈灾人员。

    在京城附近驻守的北大营和南大营的士兵,终于能派上用场了。他们除了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外,还可以抢险救灾,镇压百姓,严防自然灾害下百姓生乱。

    天气一年比一年冷,戎人的生活也不好过,即便大安开通了互市,让戎人不至于饿死,但严寒的环境,还是让人不好过。

    戎人对大安的觊觎之心越发浓重,北疆防御急需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谢博被圣上调去了北疆镇守。

    谢博腾了位置出来,谢明就被调到了南大营去,负责各项赈灾事宜。

    从京城前往杭州的官道上,几百个穿着士兵服饰的人在拿着工具在撬冰或捶冰,后面跟着一辆辆马车。

    由于北疆开通了互市,很多戎人用马匹换取粮食,大安境内的马匹数量多了不少,光是这一趟出京赈灾,就拉了几百辆马车。

    谢明作为主事人,在马车上坐不住,也拿了个锤子去砸冰。

    正砸得起劲,亲兵走了过来。

    “大人,这段路预计还要半个时辰就能开通。”

    谢明点点头:“好!大家伙儿加把劲儿,争取今晚能走到下一个驿站!”

    旁边撬冰的士兵应和:“好!”

    这段路是山路,一边靠山,另一边是好几米深的荒地,路面已经结冰了,一旦马匹打滑,很容易就会车毁马伤。

    所以谢明他们需要把这段路的冰撬开,才能继续上路。

    他们这一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习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