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1/2)
朽兢怀,履冰在念,忧勤庶政,九载於兹。今英华已竭,耄期倦勤……皇太女艺,久叶祥符,夙彰奇表,智韫机深。乃皇极已建,天步犹艰,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功格穹苍,德孚宇宙,振古莫俦,造我大唐,系其是赖。地属元良,实维固本,万邦咸正,兆庶乐推。晷纬呈象,休徵允集,华夏载伫,讴颂知归。今传皇帝位於艺,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夫政惟通变,礼贵从宜;昔汉祖拨乱,身定大功,群臣推奉,光宅帝位,而事父资敬,备礼尊崇,号称太上。朕方游心恬淡,安神元默,无为拱揖,宪章往古,称谓之仪,一准汉代。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天禄之期,永安勿替。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杨祈涵笑看李思退位,李艺登基称帝。事后带着李思云游天下,可谓逍遥自在……
李艺登基三年之后杨祈涵与李思返回长安定居,原本体格硬朗的杨祈涵在一年之后变得体弱,时常受风寒侵扰,李艺担心杨祈涵身体便让太医们进驻在仙居殿内,然而几经调理依旧如此。
“病情究竟如何,你们直说便是。”李思是最明白杨祈涵的,平时看着一副什么都不怕的样子,实际上她最讨厌的就是吃药,此次风寒病症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年之久,喝下的药也不知多少,要搁着三四十年前,杨祈涵定然会闹着说自己好好休息休息,睡一觉也就好了。
然而此次却……
“太上陛下,臣……”
“罢了,你们都退下吧。”李思见这些太医们一副难以言喻的神情,心下一寒,最终招手让他们全部退下,自己一个人陪在杨祈涵的身边。
杨祈涵咳嗽了两声直喊口渴,李思连忙给杨祈涵倒了水给她小心翼翼地灌了进去。
“青鸾……”
“我在呢。”
“眼睛怎么红红的,是不是那些小子惹你不开心了?”
“没有……他们很懂事……”
“很懂事……那你怎么……”哭过了?
“是不是太医跟你说了什么?”杨祈涵说着就挣扎着从床榻上起身,李思见此连忙扶着,杨祈涵转身就将李思抱了个满怀,笑着说道:“仔细想想我们在一起也有五十多年了,我们都已经白了头,经历了一些人难以预料的事情……”
“嗯,即便你鬓发发白,依旧还能看出当初的模样,精神奕奕的‘少年郎’。”
“我们家的青鸾也是……保养的真好,怡然她们都比不上呢。”杨祈涵伸手覆上李思的眼睛,倾身吻了李思的唇角,“若是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在赐婚之后就与你表明身份……”这样我们也能早亲近几年呢。
“傻。”
“傻不傻都是我。”杨祈涵在李思怀里蹭了蹭,“你喜欢就好。”
“嗯,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
贞元四年六月十四,上皇皇夫杨祈涵崩与仙居殿,年六十九,葬泰陵,谥曰大圣大明孝皇夫。
贞元六年正月十三,上皇李思崩与仙居殿,年七十一,葬泰陵,谥曰仁宗大圣大明孝皇帝。
生同衾,死同椁,生生世世永不分。
《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仁宗大圣大明孝皇帝,名思,高宗第三女,母则天大圣皇后,永徽五年生于大明宫蓬莱殿。总章二年四月八日,封安定公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克娴内则,淑德含章。咸亨元年九月十日,赐婚观国公嫡次孙杨祈涵。咸亨五年二月初二,公主与驸马都尉大婚,婚后夫妻情意甚笃。上元三年正月十三日生育龙凤胎,起名李博,李艺。圣历元年九月十九日册封东宫储君,监国理事。神龙元年二月,与洛阳乾元殿登基称帝,同年改年号为开元元年。开元十六年十月退位,称太上皇,隐居仙居殿。贞元六年正月十三,与仙居殿驾崩,年七十一,葬泰陵,庙号仁
……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杨祈涵笑看李思退位,李艺登基称帝。事后带着李思云游天下,可谓逍遥自在……
李艺登基三年之后杨祈涵与李思返回长安定居,原本体格硬朗的杨祈涵在一年之后变得体弱,时常受风寒侵扰,李艺担心杨祈涵身体便让太医们进驻在仙居殿内,然而几经调理依旧如此。
“病情究竟如何,你们直说便是。”李思是最明白杨祈涵的,平时看着一副什么都不怕的样子,实际上她最讨厌的就是吃药,此次风寒病症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年之久,喝下的药也不知多少,要搁着三四十年前,杨祈涵定然会闹着说自己好好休息休息,睡一觉也就好了。
然而此次却……
“太上陛下,臣……”
“罢了,你们都退下吧。”李思见这些太医们一副难以言喻的神情,心下一寒,最终招手让他们全部退下,自己一个人陪在杨祈涵的身边。
杨祈涵咳嗽了两声直喊口渴,李思连忙给杨祈涵倒了水给她小心翼翼地灌了进去。
“青鸾……”
“我在呢。”
“眼睛怎么红红的,是不是那些小子惹你不开心了?”
“没有……他们很懂事……”
“很懂事……那你怎么……”哭过了?
“是不是太医跟你说了什么?”杨祈涵说着就挣扎着从床榻上起身,李思见此连忙扶着,杨祈涵转身就将李思抱了个满怀,笑着说道:“仔细想想我们在一起也有五十多年了,我们都已经白了头,经历了一些人难以预料的事情……”
“嗯,即便你鬓发发白,依旧还能看出当初的模样,精神奕奕的‘少年郎’。”
“我们家的青鸾也是……保养的真好,怡然她们都比不上呢。”杨祈涵伸手覆上李思的眼睛,倾身吻了李思的唇角,“若是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在赐婚之后就与你表明身份……”这样我们也能早亲近几年呢。
“傻。”
“傻不傻都是我。”杨祈涵在李思怀里蹭了蹭,“你喜欢就好。”
“嗯,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
贞元四年六月十四,上皇皇夫杨祈涵崩与仙居殿,年六十九,葬泰陵,谥曰大圣大明孝皇夫。
贞元六年正月十三,上皇李思崩与仙居殿,年七十一,葬泰陵,谥曰仁宗大圣大明孝皇帝。
生同衾,死同椁,生生世世永不分。
《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仁宗大圣大明孝皇帝,名思,高宗第三女,母则天大圣皇后,永徽五年生于大明宫蓬莱殿。总章二年四月八日,封安定公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克娴内则,淑德含章。咸亨元年九月十日,赐婚观国公嫡次孙杨祈涵。咸亨五年二月初二,公主与驸马都尉大婚,婚后夫妻情意甚笃。上元三年正月十三日生育龙凤胎,起名李博,李艺。圣历元年九月十九日册封东宫储君,监国理事。神龙元年二月,与洛阳乾元殿登基称帝,同年改年号为开元元年。开元十六年十月退位,称太上皇,隐居仙居殿。贞元六年正月十三,与仙居殿驾崩,年七十一,葬泰陵,庙号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