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生怕沈越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

    沈越看破寻壑心思,柔声道:“放心啦,我尽力而为,不会让你担心的。”

    “对的,你不能让我担心。”寻壑顺势偎进寻壑怀里。

    寻壑事项繁多,日程忙碌,关于《游龙戏凤》的修改,直到十一月才完成。

    彼时已深冬。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

    得知赵相尚未从宫里回府,沈越谢绝了赵府仆从入内等候的邀请,伫立于朱门一侧,‘赵’门立雪,毕恭毕敬。

    所幸,不久小厮们便嚷道:“丞相回来了。”

    沈越望出去,只见中规中矩的一顶四抬官轿迎面而来。轿夫在门前立定,轿身下放,小厮拨帘,一瘦小男人从中步出。男人原本神情内敛,可一见了沈越,铜铃眼蓦地瞪大:“沈……你怎么会来?”

    “草民有一事不解,特来请教丞相。”

    赵相点点头,又斥责小厮:“天寒地冻的,怎么放任客人在外头等候!”

    沈越急忙辩解:“丞相误会,我是自愿在此恭候的。”

    “沈大人客气了,里面请。”

    沈越便与赵相一同步入府内。

    到了会客厅,照理应该是丫鬟奉茶,然而赵相却吩咐道:“小福子,今早你要我喝的那碗汤呢,热了端上来,另外再准备几个小菜,给沈大人暖暖身子。”

    “多谢丞相厚爱,不必麻烦。”

    赵相摆手道:“欸,我一见沈大人就有胃口,你就随便尝几口,权当陪我吧。”

    未料想一年不见,赵相竟熟稔依旧,沈越心下稍松。

    餐毕,那名叫‘小福子’的丫鬟上前奉茶,沈越接过细品:“九曲红梅,丞相好雅兴。”

    赵相点头,随即单刀直入:“沈大人刚刚说有事请教,想问是?”

    “是这样的,草民近来诵《诗》,生了个疑问,何以为诗?还望丞相不吝赐教。”

    赵相略加思索,便道:“按照孔夫子的说法,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反之,可以‘兴观群怨’者,就算得上诗了。”

    “嗯,丞相分析得有道理。不过以我浅见,四者可以归为一体。”

    赵相来了兴趣:“哦?愿闻其详。”

    “先秦至汉,朝廷设立采诗官,都是为‘观风俗之盛衰’,以考见政治得失。至唐,诗歌蔚为大观,而后有宋词、元曲。至而今大齐,却不曾听闻‘一代之文学’,想问丞相对此有何见解?”

    赵相愤愤不平:“我大齐百花齐放,诗词曲各有春秋,又以小说、传奇最为盛行。只是暂无‘一代之特色’,并非没有‘一代之文学’。”

    “那么想问,宋词、元曲又是如何成为‘一代之文学’的呢?”

    赵相皱眉。

    沈越不着痕迹地勾起唇角:

    “丞相,草民略抒拙见。宋词自民间兴起,由唐至五代,再由五代至宋初,皆以描写艳情为主,因而一度被视作‘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