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2)
灵柩入城那一天,几乎全城的人都来到水门边迎候。从盘门的水道两翼展开的,是绵延数里的黑色人群。低低的啜泣声在雨中听起来,有着奇异的宁静感。
仅仅在半年前,同样的人站在同样的地方,为了迎接同一个人。只是,那时候,他活着,现在,他死了。
承欢扶着灵柩,眼看着盘门越来越近。只为阖闾大城落成之日而开过一次的水门,今日,为了迎接它的王归来,而第二次打开。
他看着伍子胥修长的身影站在岸边,随着船的接近而接近。他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眼睛因雨水而刺痛。
那身影的伶仃感,让他呼吸维艰。
在愈来愈细密的灰色雨帘中,那天青色的身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已经站了一百年的幻影。没有一个人,仅仅是一个身影,仅仅是一个身影,就有这样的惨恻。他很奇怪为什么这身影还能笔直地站着,没有破碎。
阖闾大城得回了它的王。
伍子胥轻轻地将雨水从灵柩上拂去。
衣衫为之尽湿。
他挥手让所有人退下。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让人把灵柩抬进自己的府邸。但是,也没有人质疑。
因为末支带来了阖闾最后的命令。
——一切善后事宜,交由伍子胥来完成。
承欢想走,却被他叫住了。
这是承欢第二次站在这里。
第一次,是伍子胥请求他去爱阖闾。
现在承欢一想起这句话,心底就有一道伤痕,被暴烈地撕开。
伍子胥看着他。
他也看着伍子胥。
雨下在秋天的江南,淅淅沥沥,无边无际,带着一种让人窒息的辛酸和平静。
伍子胥垂目,说:“跟我来。”
承欢就跟上去。
他跟着他来到书房,他很奇怪为什么伍子胥会带他来这里。
伍子胥伸手指一指案几前,说:“坐下。”
承欢就坐下了。
伍子胥又说:“看看周围。”
他抬眼看向四周,只见壁间层层叠叠的,都是竹简。
伍子胥伸手,剔亮了灯火,微微一笑说:“我生平所学,都在这里。你耐心地读,几年以后,必有大成。”
“我……为什么?”承欢忍不住问。
伍子胥却没有回答他的话。
他一拍手,一个苍老的家人,毕恭毕敬地走进来,垂手站在一旁。
“这是我的管家伍凡,很可靠的人。”伍子胥淡淡地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他。”
承欢茫然点头。
“可是,究竟为什么……”
伍子胥低头看向他。
承欢一看他的眼睛,脑海里忽然想到,这双眼睛死了。
这不是阖闾临死前那带着些微快乐的闪光的垂死的眼。这是一双依然在睁动的漂亮眼睛,瞳孔透明,色泽浅淡,睫毛纤细。带着深深的恍若一梦的深情。但是,这双眼睛死了。
这比什么都让承欢感到痛,突如其来的剧痛。
“过一会儿,会有人来找你。到时候你就明白了。”伍子胥低声说。
2
他顿了顿,又问:“他……临终前,说什么?”
承欢立时知道他所指的“他”,是谁。
“可惜,不能回去见你了。”承欢一字一声地转述阖闾的话。
每个字都敲在他自己心上。
伍子胥听了,默然良久,苦涩难言地笑了笑。
“我一直想,维持着平衡。”他说,“吴国和楚国,吴国和越国,我和阖闾。”
承欢不解。
“需要维持着平衡,有些东西才不会破裂。”伍子胥细声说。他的声音忽然失去了原本的深沉音色——那种深深压抑着感情的平静悦耳的声音,而变得单薄,“我从楚国逃出来的时候,几日几夜躲在江边的泥淖中。从那时
仅仅在半年前,同样的人站在同样的地方,为了迎接同一个人。只是,那时候,他活着,现在,他死了。
承欢扶着灵柩,眼看着盘门越来越近。只为阖闾大城落成之日而开过一次的水门,今日,为了迎接它的王归来,而第二次打开。
他看着伍子胥修长的身影站在岸边,随着船的接近而接近。他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眼睛因雨水而刺痛。
那身影的伶仃感,让他呼吸维艰。
在愈来愈细密的灰色雨帘中,那天青色的身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已经站了一百年的幻影。没有一个人,仅仅是一个身影,仅仅是一个身影,就有这样的惨恻。他很奇怪为什么这身影还能笔直地站着,没有破碎。
阖闾大城得回了它的王。
伍子胥轻轻地将雨水从灵柩上拂去。
衣衫为之尽湿。
他挥手让所有人退下。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让人把灵柩抬进自己的府邸。但是,也没有人质疑。
因为末支带来了阖闾最后的命令。
——一切善后事宜,交由伍子胥来完成。
承欢想走,却被他叫住了。
这是承欢第二次站在这里。
第一次,是伍子胥请求他去爱阖闾。
现在承欢一想起这句话,心底就有一道伤痕,被暴烈地撕开。
伍子胥看着他。
他也看着伍子胥。
雨下在秋天的江南,淅淅沥沥,无边无际,带着一种让人窒息的辛酸和平静。
伍子胥垂目,说:“跟我来。”
承欢就跟上去。
他跟着他来到书房,他很奇怪为什么伍子胥会带他来这里。
伍子胥伸手指一指案几前,说:“坐下。”
承欢就坐下了。
伍子胥又说:“看看周围。”
他抬眼看向四周,只见壁间层层叠叠的,都是竹简。
伍子胥伸手,剔亮了灯火,微微一笑说:“我生平所学,都在这里。你耐心地读,几年以后,必有大成。”
“我……为什么?”承欢忍不住问。
伍子胥却没有回答他的话。
他一拍手,一个苍老的家人,毕恭毕敬地走进来,垂手站在一旁。
“这是我的管家伍凡,很可靠的人。”伍子胥淡淡地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他。”
承欢茫然点头。
“可是,究竟为什么……”
伍子胥低头看向他。
承欢一看他的眼睛,脑海里忽然想到,这双眼睛死了。
这不是阖闾临死前那带着些微快乐的闪光的垂死的眼。这是一双依然在睁动的漂亮眼睛,瞳孔透明,色泽浅淡,睫毛纤细。带着深深的恍若一梦的深情。但是,这双眼睛死了。
这比什么都让承欢感到痛,突如其来的剧痛。
“过一会儿,会有人来找你。到时候你就明白了。”伍子胥低声说。
2
他顿了顿,又问:“他……临终前,说什么?”
承欢立时知道他所指的“他”,是谁。
“可惜,不能回去见你了。”承欢一字一声地转述阖闾的话。
每个字都敲在他自己心上。
伍子胥听了,默然良久,苦涩难言地笑了笑。
“我一直想,维持着平衡。”他说,“吴国和楚国,吴国和越国,我和阖闾。”
承欢不解。
“需要维持着平衡,有些东西才不会破裂。”伍子胥细声说。他的声音忽然失去了原本的深沉音色——那种深深压抑着感情的平静悦耳的声音,而变得单薄,“我从楚国逃出来的时候,几日几夜躲在江边的泥淖中。从那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