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1/2)
灵枢特别留意月饼的自由恋爱,虽然招待狸花吃饭,却不愿意月饼总跟它搅在一起。
两只猫的饭盆平时是分开的,月饼的在厨房里,狸花的在阳台外面。
隐隐约约地,他们心里总觉得狸花是配不上月饼的。毕竟一个是漂洋过海来的名猫,另一个却是流浪的土猫。
“我们阻碍了月饼和狸花的交往,又当着月饼的面要给狸花绝育,从犯罪动机上来看,月饼大受刺激也是情理之中。”房灵枢从饭盒里抬起脸:“是咱们不对在前。”
他一张猫脸上全是菜汁和饭粒。
梁旭听不懂了:“主人决定宠物的配偶,这有什么不对?你们又不是第一个。”
罗晓宁拿了纸巾,给房狸猫擦脸。
“可是将心比心——”房灵枢闭着眼:“如果现在别人要拆散我和kevin,我也一定很不愿意。”
小白兔赞同地点头。
梁旭和kevin对望一眼,都笑:“你们俩的心地也太好了,再怎么样也不能把主人害成猫啊?”
“现在就是不知道他们弄了什么鬼。”房灵枢 t-ian 爪子:“我们在图书馆查到了一点东西。”
他把民俗词典上的内容背给梁旭听。
书背完了,罗晓宁倒没什么反应,梁旭忽然微妙地看着房灵枢和邹凯文。
房灵枢警惕:“干嘛这么看我?”
梁旭道:“我是觉得,你们俩这变得……很合适。”
“梁大旭你想打架吗?”
“是说,你们原本的身份,和现在的身份,特别相似,好像是把猫咪拟人化了一样。”梁旭站起来,从柜子里拿了一本图谱:“狸花和布偶,就像是猫咪里的灵枢和邹大哥。”
狸花猫是中国原产猫里相当勇敢的类型,样貌漂亮, xi_ng 格独立,善于捕鼠。
“而且,狸花的 xi_ng 格有一点敏感,不像狮子猫沉稳。”梁旭道:“这和灵枢的 xi_ng 格、身份,都很接近。”
至于布偶猫,原产美国, xi_ng 格优雅,体型高大,这和邹凯文的相似点就更明显了。
房灵枢似乎听懂了,但又没太懂梁旭是什么意思:“所以呢?你想说物似主人形?”
“不是这样。”梁旭摇头道:“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不知道有个说法你们听过没有,叫做‘应谶’。”
邹凯文是完全不明白,房灵枢的脸色却有一瞬间的变幻。
“应谶”这种说法古已有之,民间把它和各种各样的历史传说联系在一起,变成毛骨悚然的语言禁忌。
——不能随便乱说话,因为会成真。
“孟姜女哭长城,是应了天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应了人谶;关云长杀吕蒙,是应了鬼谶。”梁旭凝视着窗帘外透进的一缕光线:“据说唐代的萧淑妃变猫,就是应的猫谶。”
——他们所在的地方正是关中,这里是筹建长城之地,也是为楚所亡之秦,与关羽故里相距不远,离萧淑妃含怨的大明宫更是咫尺之遥。
罗晓宁头一次听梁旭说鬼故事,吓得把房狸花抱在怀里。
房灵枢也听傻了:“梁大旭,你还有这个功能?”
“小时候家人不愿意和我在一起。”梁旭微微一笑:“我只好到处去听别人讲故事。”
kevin拍拍他的手:“抱歉,提起了你的伤心事。”
“这没什么。”梁旭道:“我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说过类似想做猫之类的话?”
应谶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比如楚人灭秦,有言在先,秦王又因此苛待楚人,两边几乎表达了同一种意见,那就是相信楚人一定会灭亡秦国。而民间传说关羽为吕蒙所害,一有吕蒙三番称病在前,而有献关公惶恐于后,因此关公显圣,处死了吕蒙。
——当谶语双方不约而同地表达同一个想法的时候,这句话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这或许是“一语成谶”的复杂
两只猫的饭盆平时是分开的,月饼的在厨房里,狸花的在阳台外面。
隐隐约约地,他们心里总觉得狸花是配不上月饼的。毕竟一个是漂洋过海来的名猫,另一个却是流浪的土猫。
“我们阻碍了月饼和狸花的交往,又当着月饼的面要给狸花绝育,从犯罪动机上来看,月饼大受刺激也是情理之中。”房灵枢从饭盒里抬起脸:“是咱们不对在前。”
他一张猫脸上全是菜汁和饭粒。
梁旭听不懂了:“主人决定宠物的配偶,这有什么不对?你们又不是第一个。”
罗晓宁拿了纸巾,给房狸猫擦脸。
“可是将心比心——”房灵枢闭着眼:“如果现在别人要拆散我和kevin,我也一定很不愿意。”
小白兔赞同地点头。
梁旭和kevin对望一眼,都笑:“你们俩的心地也太好了,再怎么样也不能把主人害成猫啊?”
“现在就是不知道他们弄了什么鬼。”房灵枢 t-ian 爪子:“我们在图书馆查到了一点东西。”
他把民俗词典上的内容背给梁旭听。
书背完了,罗晓宁倒没什么反应,梁旭忽然微妙地看着房灵枢和邹凯文。
房灵枢警惕:“干嘛这么看我?”
梁旭道:“我是觉得,你们俩这变得……很合适。”
“梁大旭你想打架吗?”
“是说,你们原本的身份,和现在的身份,特别相似,好像是把猫咪拟人化了一样。”梁旭站起来,从柜子里拿了一本图谱:“狸花和布偶,就像是猫咪里的灵枢和邹大哥。”
狸花猫是中国原产猫里相当勇敢的类型,样貌漂亮, xi_ng 格独立,善于捕鼠。
“而且,狸花的 xi_ng 格有一点敏感,不像狮子猫沉稳。”梁旭道:“这和灵枢的 xi_ng 格、身份,都很接近。”
至于布偶猫,原产美国, xi_ng 格优雅,体型高大,这和邹凯文的相似点就更明显了。
房灵枢似乎听懂了,但又没太懂梁旭是什么意思:“所以呢?你想说物似主人形?”
“不是这样。”梁旭摇头道:“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不知道有个说法你们听过没有,叫做‘应谶’。”
邹凯文是完全不明白,房灵枢的脸色却有一瞬间的变幻。
“应谶”这种说法古已有之,民间把它和各种各样的历史传说联系在一起,变成毛骨悚然的语言禁忌。
——不能随便乱说话,因为会成真。
“孟姜女哭长城,是应了天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应了人谶;关云长杀吕蒙,是应了鬼谶。”梁旭凝视着窗帘外透进的一缕光线:“据说唐代的萧淑妃变猫,就是应的猫谶。”
——他们所在的地方正是关中,这里是筹建长城之地,也是为楚所亡之秦,与关羽故里相距不远,离萧淑妃含怨的大明宫更是咫尺之遥。
罗晓宁头一次听梁旭说鬼故事,吓得把房狸花抱在怀里。
房灵枢也听傻了:“梁大旭,你还有这个功能?”
“小时候家人不愿意和我在一起。”梁旭微微一笑:“我只好到处去听别人讲故事。”
kevin拍拍他的手:“抱歉,提起了你的伤心事。”
“这没什么。”梁旭道:“我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说过类似想做猫之类的话?”
应谶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比如楚人灭秦,有言在先,秦王又因此苛待楚人,两边几乎表达了同一种意见,那就是相信楚人一定会灭亡秦国。而民间传说关羽为吕蒙所害,一有吕蒙三番称病在前,而有献关公惶恐于后,因此关公显圣,处死了吕蒙。
——当谶语双方不约而同地表达同一个想法的时候,这句话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这或许是“一语成谶”的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