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晚,酒过三巡,夜深露重,歇了吧。”

    说罢,自面前的曲水流觞中取出一只酒杯,内里莹碧酒水被道士随手泼在地上,连泼了三杯。

    苏浅面色一凝,那碧绿酒水落地竟然冒起了浊烟,再看地上,上面铺就的地毯上已经破了三个大洞。

    紧接着便是一股寒意自后辈顺着脊梁骨一路蹿了上来,苏浅眼前泛起了浓重的白雾,他有些踉跄的站起身来,却看见从白雾中伸过一只手来。

    那道士手提一盏灯笼,却在白雾中显得那么亮眼。道士一手抓住苏浅的手腕,淡淡道:“随我来。”

    苏浅几乎是被拖着走的。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或许很长,或许很短,到处都是雾。

    “到了。”道士停下了脚步,将灯笼递给苏浅。

    然后他个苏浅讲了一个故事。

    十来年前,有一户富户,有一个女儿叫作苓娘。苓娘年十三就是远近闻名的美人,自幼定亲给同村的秀才之子,两人两情相悦,倒是一桩好姻缘。

    可惜天不从人意,最俗气的套路。两人婚后不久,恩爱非常,秀才之子一路连中二元,朝中有高官以女予之, y_u 结□□之好,秀才之子并非无情之人,却又是一个多情之人,不舍苓娘,却又与那官家女互许衷肠。不知怎地便说服了高官,又再娶高官之女为平妻,两妻共处,好不风流快活。

    苓娘美貌,官家女高华,一是青梅竹马结发之妻,一是红颜知己高官之女,逐渐的,天平就有了倾斜。终有一天,苓娘等到了以妻为妾的那日。苓娘出身富户,却怎得比得过高官之女,苓娘之儿女皆离奇夭折,苓娘也逐渐见恶于夫君,而后苓娘被逐至老家瞿塘峡孤山集,郁郁而终。

    后来,苓娘就一直待在这里。

    一直到了现在。

    “故事讲完了。”道士从苏浅手中接过灯笼,轻轻推了一把苏浅。“你也该醒了。”

    苏浅一颤,眼前一暗,江风吹拂而过,带起了他衣袍。

    天是灰蒙蒙的,怕是要下雨。

    苏浅睁开眼睛,看着天空,第一个想的便是这个。

    他发现自己是靠着崖壁而坐,仔细一看,他却是坐在一座悬棺之上,棺木陈旧,怕是已经百年风雨。他眯了眯眼睛,站起身来。随着苏浅的动作,棺椁有一处碎裂,有一物在黑暗中从中滑落出来。苏浅眼疾手快伸手捞住了那东西,仔细一看,那是一把琵琶。

    一把上好的琵琶,通体墨绿,绘以金纹。

    琵琶的背面刻着一行字:指间纳金风,袖手收急雨。

    道士说,苓娘琵琶乃是一绝,她娘家有一个侄子尽得她的真传。

    后来,苏浅几番周折,将琵琶转交给了苓娘的侄子,她的侄子因世事变没入梨园,后在杨贵妃所设梨园乐舞之宴上,一手绝技引贵妃惊为天人,将颈中羊脂玉髓佩接下,亲手系于琵琶之上,赞其‘指间纳金风,袖手收急雨’。

    再后来,这把琵琶就被称作为‘金风急雨’。

    第八十一回

    雾色蒙蒙。

    随着好不容易爬出来的一缕一缕的阳光,长江上起了厚厚一层的雾气,渐渐地阳光也看不见了,满目都是朦胧的雾气。

    苏浅轻轻一跃,拔地而起,在这朦胧之境内福至心灵一般的落在横江锁上,横江锁被他一压,只是轻轻一沉一回,便再无动静。

    照理说,此处两面皆是悬崖,不应无风才对。

    有了风,雾就会散。

    仿佛风君听见了他的心声一般,一阵疾风吹来,横江锁被吹得叮当作响,清脆的铁链撞击的声音夹杂着衣衫猎猎的声音在长峡中回荡。风将雾吹散了许多,阳光却再也找不到了,天空是烟灰色,风将厚重的乌云带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

    雨势渐渐变大,风也酷厉了起来,卷着大滴大滴的雨砸在苏浅脸上、身上,砸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