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历史同人]《三国别传玉华清兮云飞扬》青峰

    第一回

    玉敛精魂曹子建初识公主

    云扬宇魄赵子龙勇探许昌

    三月初春,乍暖还寒。江南虽已是桃红柳绿,莺飞蝶舞,北方土地上却仍是一片萧肃。

    许昌城外的官道上,一匹信马疾驰而过。这种马大多挑自西南一代川马、滇马杂交而来的品种,外形虽不神骏,脚力却长,官家饲养多用于传递信讯。如今这匹,辔鞍鲜亮,一看便只是朝廷御用马匹,只是长途跋涉,棕黑的毛皮上粘着一层黄土,马鼻喷着粗重的白气,显是疲惫不堪,但马上那人仍不住挥鞭驱赶,马儿被催得急了,奋力撒开四蹄,踏在冻得硬了的土道上”咚咚”有声。马上的信使抽袖抹了把汗,不觉伸手 M-o 了 M-o 怀里那封羊皮帛纸。前方许昌城的轮廓逐渐清晰,他一甩马鞭,“叭”的一声,惊得道旁一只低飞的衔泥春燕嗖地窜上了天。

    那燕儿折翼一转,已从许昌城墙上滑翔而过。时为一朝之都,许昌城内街舍俨然,人群熙攘,数百家店铺招牌迎风而立,甚见繁华。城外虽连年战乱,但四起烽烟,似乎都被那高大矗立的城墙隔挡在外头一般,街上行人徐步,神情较之八方流离难民哀怨苦号,显得闲适许多,只在路过城东连延的皇宫深院,听闻里头不时传出的萧瑟钟音,脸上才显出羡慕之色。

    许昌皇宫虽不及旧都洛阳皇宫规模宏大,却也是雕梁画柱,极尽奢华。洛阳一把大火将那座尽时百年的豪堰化为飞灰,只留下些焦木碎瓦埋入长草之间,想来数十万民工血汗、百姓财腴,也不过抵得方圆荒野、无痕余烬。待得此刻,许昌皇城由西向东延绵数百里,土木一新,漆味尤存,又哪里还会记起洛城风华。方才马上的信使急匆匆地跨进宫槛,甚至未曾注意到头上挂的那块“天下兴汉”的额匾已有些歪斜。宫侧的钟罄“叮咚”响了十二下,沉厚的声响回荡在宫墙里,微微让人感到有些发钝。滴水檐上的铜 Gu-i 静静地蛰伏在那儿,低头凝视着这个偌大的庭院。信使刚迈上堂阶,就迫不及待地问门旁的卫士:“丞相可在宫中?”卫士一指宫西:“丞相正和程太尉他们在苑里赏春呢。”

    桥下一带清溪蜿蜒而过,晶莹的溪水宛如一块光滑的绸缎。新采的桃花瓣儿从侍女手中的竹篮里倾落下来,悠悠的飘在水面上,盘髻下银铃般的笑声倏地荡了开来。只见一个蓝袍少年呼地从桥上掠过,手里拖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竿头系着一块附有粘浆的薄板,却是粘蜻蜓的玩物。那竹竿甚长,在桥面上晃来晃去,侍女们纷纷笑着跳开。其中一人躲得慢了,不想裙角正好被薄板粘上,那侍女忙”哎哟”一声,其余侍女笑嚷着叫道:“三公子,这回可粘到只大的!”

    少年这才一回头,露出一口细白的牙齿:“这可好了,我喜欢着呢!”

    侍女们笑得更欢了,只被粘到的侍女脸上一红,赶忙俯身取下裙角的薄板,假意嗔道:“三公子又拿婢子开玩笑。”

    少年收回竹竿,淡眉一挑,笑道:“我可没开玩笑。你这一身彩妆,可比那蜻蜓漂亮多了!”

    侍女们哄笑着打趣那位侍女:“听见没有,三公子说你比蜻蜓还漂亮!”

    少年顽皮地扮了个鬼脸,扯了竹竿跑下桥去,在西边掬了捧水,洗去额颈上细细的汗珠,那清秀俊朗的脸庞倒映在水里,被臂上袍角一衬,更显得淡雅如玉。却听得身后一个威严浑厚的声音道:“植儿,还不快过来。”

    少年抹了把脸,回身踏前两步,已拉住那中年人的袍角:“爹爹,你怎么来了?”

    中年人一刮少年的鼻子:“我这么多儿子,就数你最顽皮。不是说好在风露亭小宴的吗,还让爹爹亲自来找。”

    少年眉头微微一蹙:“孩儿不是很想去。无非又是程太尉他们,客套事儿一大堆,烦也烦死了。”

    中年人笑道:“尽说傻话。都是自己的长辈,况且今后带兵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